(文章轉載自復星銳正)
對于中國大城市中大部分居民來說,買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也是一項費時費力的浩大工程。
為了助力大眾“買房一族”買到自己的“夢想之家”,一系列網絡線上中介門戶紛紛涌現。1998年成立的我愛我家(SHZ: 000560)、2001年的鏈家(現為貝殼找房(NYSE: BEKE)旗下)、房天下(NYSE: SFUN)和安居客等,建立宗旨均為為中國購房需求者提供包括面積,價格和位置等關鍵房源信息。
而業界新秀諸葛找房致力于打造中國最高效的房產新生態,是一家擁有“無限量精準流量模型”、“諸葛系經紀公司渠道”和“完整系統能力”的房產行業的產業互聯網公司。
“一個年輕的家庭買房有時需要三代人的積蓄,所以他們理應全面了解一個房產,通過更好地了解情況做出明智的決定。”諸葛找房創始人蘇偉杰告訴KrASIA,服務“買房一代”是他2015年底在北京成立企業的初衷。
在這樣的初心驅動下,諸葛找房先后獲得了來自復星銳正、紅杉資本、名川資本等多家投資方的支持,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完成了6輪融資。而其在本月初的最新C2輪融資中更是完成了過億元融資,由政府引導基金和地產基金聯合投資。
房產信息精簡化,打破信息差壁壘
不同于我愛我家,鏈家等傳統房地產中介公司直接從賣方收集房產信息,諸葛找房通過和主流經紀公司數據對接、運用其自主研發的房產搜索引擎HBSE系統來實時收集和處理數據。
在中國,賣房者通常會同時委托多個中介與平臺賣房,造成樓盤中有很多重復房源的現象。
諸葛找房的系統會自動匯總整理各個渠道提供的信息,為用戶提供詳細全面的房源信息。例如,諸葛找房提供房產首次上市時間、與中介的成交價格區間、收取傭金數額、同一小區已售房屋的歷史檔案等。
通過開放式的房產交易平臺,基于房產大數據技術,面向找房用戶免費提供行業唯一的“找房比價”服務;面向經紀公司/經紀人、開發商,提供房產大數據+房產流量精準分發+臥龍云SAAS+交易管理賦能,諸葛找房支持直營、加盟、合伙人等多種商業模式,已助力“深度合作”的經紀公司、渠道公司實現持續盈利的同時,將其交易人效提升至行業平均水平的2-3倍。
在北京,鏈家收取交易額的2.7%作為傭金,我愛我家收取2.2%,而順義區主流的經紀公司金色時光只收取1%。"諸葛找房創始人蘇偉杰告訴KrASIA,根據經紀公司的不同,就算是同一套房產,購房者的最終成本也會有所不同,在買方市場里,諸葛找房堅持為用戶提供愈加全面的房產信息。
大數據驅動,諸葛堅定交易平臺方向
通常來說,購房者通過諸葛找房選到心儀房產后,會選擇在中介的線下地點進行購買。為了提升最終的交易效率,諸葛找房從三年前就開始堅定轉型交易平臺。
2017年,諸葛找房開始著手開發一款名為臥龍云SAAS的經紀行業管理系統,于2019年底正式上線。該系統旨在幫助房產中介公司高度利用數字化發展,讓房產交易更高效。
諸葛找房可以從深度合作的諸葛系經紀公司及渠道中收取傭金的1%-2%的平臺使用費, 遠遠低于行業領軍企業貝殼找房8%的平均收費標準。
“我們的交易相關業務板塊一直在快速增長,到明年可能會超過在線端口業務的營收。”蘇偉杰告訴KrASIA,即便在新冠疫情爆發影響下,公司的現金流也快速轉正。
中國房產進入買方市場,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的機會和潛力
“在中國,70%的中國城市市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房產。截至2018年,平均個人擁有的房產面積近40平方米,這意味著供大于求,賦予買方擁有更多的議價能力。”諸葛找房創始人蘇偉杰總結道。
在這種買方市場的大趨勢下,新樓盤開發商和二手房買家將更加依賴房產經紀公司出售資產。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遠未被產業互聯網改造。”他說。
此外,行業巨頭貝殼找房(KE Holdings, Inc.) 作為全國最大的房地產平臺,仍在總價值23萬億元人民幣的房產交易市場中占不到10%的份額,而其在2019年的總交易量僅為2.1萬億元人民幣。
“這個現象意味著其他公司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希望在未來,諸葛找房可以發展成為一家市值至少100億美元的企業,公司愿景是要打造中國最高效的房產新生態。”蘇偉杰解釋道。
本文英文版來自KrASIA,作者Song Jing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