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1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今年的主題是“知識產權和中小企業:把創意推向市場”。在不久前召開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服務體系助力中小企業品牌發展大會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干事馬爾科·萊曼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中國在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權益保護、技術成果轉讓等方面的工作,他評價道,中國以知識和技術產出、創造性產出作為兩大支柱,引領了全球創新。同日,在2021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指出,當前,全國知識產權系統正在持續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的落實。下一步,將從五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加快知識產權保護頂層設計,二是與時俱進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三是持續推動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四是強化知識產權源頭保護,五是推動國內外同等保護。
據介紹,2020年,我國全年授權發明專利5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8件,超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目標。我國申請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達到6.9萬件,穩居世界首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更好保護和激勵高價值專利,并首次將“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納入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即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方向轉變。25日,國新辦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稱,相關部門將加強知識產權頂層設計,加快編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同時,將完善制度機制。圍繞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重點落實好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立法,健全行政執法指導機制和仲裁調解、維權援助體系。其中圍繞大數據的知識產權保護,申長雨表示,重點是要處理好保護和使用、安全與隱私的關系,促進數據資源既能有序進入要素市場,同時還能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益鏈科技董事長朱浩冰先生曾公開表示:“伸張知識產權,我們不是為了打擊誰,而是要能夠保護自己,在別人舉起大棒的時候有武器迎戰!” 作為一項前沿技術,區塊鏈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充當了促進數據可信共享、提升業務協同效率、賦能產業價值流通的重要“武器”。
從本質上講,知識產權就是“證明是誰在什么時間創作了什么樣的勞動成果”。其中,“誰”、“時間”和“成果”這三個關鍵詞闡述了區塊鏈技術與保護知識產權結合的信息點。例如,區塊鏈的賬戶機制中設定只有私鑰持有者才能進行鏈上操作,通過實名準入,可以對應到每一個人;鏈上的每個數據節點都會被打上時間戳,顯示是在某個時間點上傳至鏈;成果即知識產權的對應標的,區塊鏈承載的數據可形成數字資產,與實際標的物做到一一映射。
日前,美國著名數字藝術家邁克·溫克爾曼賣出了一張JPG圖片,成交價達6934萬美元,折合成人民幣高達4.49億元。為了保護這幅《Everydays – The First 5000 Days》的唯一性與稀缺性,藝術家利用NTF技術,記錄了所有者權利的編號是全世界唯一且無法更改的一個編號,因此,這幅圖片具有與其他藝術品一樣的價值。NFT通過區塊鏈來鎖定所有權,多用于數字藝術、數字藏品、游戲等場景中,利用其獨特性、稀缺性與不可分割的特點,幫助每個獨一無二的東西進行版權登記,幫助其識別專利。在我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和應用有利于高效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在未來,數字人民幣或可打破支付壁壘,在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的基礎上,使現代金融和經濟活動更加便捷、高效,保護數字資產安全的同時實現知識產權保護的創新與升級。
打破數據孤島,實現跨系統的數據共享,全面升級生產要素跨行政區互聯互通。版權保護本就是國內區塊鏈技術最早落地的領域之一,而知識產權既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也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我們要向高質量邁進,既要重視創新,更要重視創新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仡欀R產權制度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重要的法律變革往往與重大的科技創新密切相關,伴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我們不僅在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上不斷創新發展,同時也要加快完善新業態知識產權立法,并且合理利用科技的力量推動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穩中向好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