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長沙召開,數百位社會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話新時代的網絡誠信建設。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表示,社交媒體正成為信息傳播最大的平臺,建立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機制非常必要。要依托技術創新豐富個人信息保護路徑;組織開展基于區塊鏈的個人信息保護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采用市場化運作機制實現全社會對個人信息保護創新資源的科學配置,為構筑個人信息“防火墻”提供創新條件。
作為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區塊鏈技術正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賦能傳統千行百業,并推動著產業經濟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一方面,在數據成為了經濟發展關鍵要素的今天,區塊鏈可以實現數據確權、可信共享、隱私保護,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高交易效率和價值,是支撐起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區塊鏈+”,5G、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其他新興技術可以融合創新交互能力,從而為各行各業賦能,提高產業協作效率。新基建的發展為區塊鏈技術在更多行業和更深層次的融合上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市場空間。
區塊鏈技術正廣泛滲透至金融和非金融領域,其天然具備的分布式、高透明、強安全、可追溯等特點,能夠最大化實現四流(物流、資金流、票據流、信息流)合一,結合社會信用平臺信息,降低金融機構風控難度。同時,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由給核心企業的大額單筆授信變成面向上下游中小企業的小額多筆業務融資,核心企業憑證可多級拆轉融,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融資難問題。由此可見,在金融領域,區塊鏈可實現最大化降本、增效及市場規模新增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在非金融領域,區塊鏈技術極大提升了政府服務和社會治理效能。不管是在文體旅游、人才及項目管理、養老服務,還是在儲值卡管理、志愿者服務、聯合獎懲等其他方面,甚至是在精準脫貧的項目中,區塊鏈技術通過降低信任成本,有效提高了政府服務和社會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使其能夠精準把握社會各主體的訴求,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基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字信息共享、線上便捷服務等功能,從而更加精準解決相應問題。
在益鏈科技看來,區塊鏈以技術之力,建立起安全可靠的數據共享機制,以踐行網絡誠信。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區塊鏈技術促進基于互聯網的信息傳遞演變為基于技術背書的價值傳遞,從而改變了諸多行業的應用場景和運行規則,加速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迭代躍升,對于網絡誠信建設而言,如虎添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