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早盤,歌爾股份(002241.SZ)閃崩觸及跌停,報34.09元,成交額超52億元。作為果鏈龍頭,歌爾股份大跌帶崩整個板塊,立訊精密、鵬鼎控股、科瑞技術、東山精密等紛紛跟跌。
當日上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證券部詢問閃崩原因,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也正在了解情況”。該人士強調,“公司經營穩定,二季度預期也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那么,在消息面上,是否有其他重大利空因素?
(相關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一則出貨量下調的消息或是引發市場情緒變化的主因。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6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Meta推遲了2024年之后的所有新頭顯/AR/MR硬件項目,將2022年的出貨量預測下調40%(從1000萬- 1100萬件降至700-800萬件)。
歌爾股份以AirPods代工商的身份為人熟知,占據聲學領域龍頭地位,但近年來AirPods出貨量下調的消息時有傳出。
不過,自2020年以來,歌爾的VR/AR業務快速增長,在元宇宙大熱的背景下,這被市場認為是歌爾遠期增長的新一輪動力。
此前,歌爾集團董事長姜濱在2021微型顯示光學技術大會中表示,歌爾從2012年開始布局VR/AR產業,目前占據全球中高端虛擬現實頭顯70%的市場份額。
更為重要的是,歌爾股份與Meta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其曾表示,深入參與后者VR設備的研發、設計及生產環節。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7月,歌爾股份拿下Facebook(Meta前身)旗下公司Oculus新一代VR設備的獨供大單,預計2020年訂單量為100-200萬臺,總收入可達50億元。此前,歌爾股份就已擔任Oculus高端VR產品Rift的獨家生產商。
Meta作為元宇宙的“先鋒”,相關設備出貨量下調的消息無疑具有風向標作用,而近年來依靠VR/AR快速成長的歌爾股份無疑會首當其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