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手機版 | 網(wǎng)站導(dǎo)航
    觀察家網(wǎng) 科技 >

    “賊獸”揭開中耳演化之謎 人類耳朵是從爬行動物進化而來

    新華每日電訊 | 2021-02-05 09:45:29

    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中耳”。“聽”是生物演化進程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但是敏銳的聽覺并非“天賦”,而靠演化,更需漫長歷史長河的“打磨”。

    哺乳動物的聽力演化是古生物學(xué)研究之謎。我國古生物學(xué)家通過研究1.6億年前的化石,解開了這一謎題,證實與恐龍同時代的“賊獸”已長有哺乳動物中耳。該成果于1月28日在線發(fā)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下這項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成果。

    人類耳朵是從爬行動物進化而來

    “哺乳動物的耳朵,是從爬行動物的耳朵進化而來。”論文的通訊作者、云南大學(xué)教授畢順東說,“這是生命演化大戲中最精彩的章節(jié),也是脊椎動物演化史上,身體結(jié)構(gòu)由一種功能變?yōu)榱硪环N功能的經(jīng)典范例。”

    哺乳動物中耳有三塊聽小骨——鐙骨、砧骨和錘骨,它們是哺乳動物骨骼系統(tǒng)中最小的骨頭,是聽覺鏈上的重要結(jié)構(gòu),也是哺乳動物聽到聲音的關(guān)鍵。

    “聽見”的過程極其神奇。聲波從外耳進入,通過窄窄的耳道,穿越鼓膜,到達中耳區(qū),就會遇到錘骨、砧骨及鐙骨,這“三兄弟”在耳膜與充滿液體的內(nèi)耳間,能把聲波放大,再將聲音有效地傳遞到內(nèi)耳。我們的耳朵之所以能“聽見”,就與這三塊聽小骨有關(guān)。

    而爬行動物的中耳僅有一塊聽小骨——鐙骨。因此,哺乳動物比爬行動物的聽覺更敏銳,能感知到更細微的聲音。

    爬行動物的中耳是怎么演化為人的中耳的呢?這是一個復(fù)雜的過程,畢順東嘗試進行通俗的解釋——

    爬行動物的下頜與頭部相連,它們的中耳雖只有一塊鐙骨,但它們頭骨中的“方骨”和下頜中的“關(guān)節(jié)骨”形成的頜關(guān)節(jié),卻具有咀嚼和聽覺的雙重功能。

    “簡單來說,爬行動物的嘴不僅能‘吃’,還能‘聽’,它們在吃東西時,下頜上下運動,會影響到聽力,因此它們幾乎是嚼幾下就咽了,像鱷魚和蛇不能撕咬和咀嚼,只能囫圇吞下去。”畢順東說。

    在進化為哺乳動物的漫長歲月中,爬行動物的“方骨”和“關(guān)節(jié)骨”逐漸演變成了砧骨和錘骨,位置也從嘴部向上、向后移到了頭部,最終與鐙骨一起,形成了哺乳動物“三骨鼎立”的聽覺。

    其實,人類也留下了爬行動物這一特征。人類的錘骨與砧骨也是由爬行動物的關(guān)節(jié)骨和方骨演化而來,位于中耳腔,通過耳咽管與鼻咽部相連。舉例來說,當(dāng)人類嚼硬東西,像豌豆、蠶豆、薯片時,聽力是會受影響的。再比如,人類感冒咳嗽、咽喉發(fā)炎時,有時也會導(dǎo)致中耳炎。而中耳炎產(chǎn)生的積液,可能會堵塞耳咽管,影響聽力,嚴(yán)重時甚至?xí)簳r性失聰。

    “賊獸”揭開中耳演化之謎

    那么,生物演化研究的難題來了——爬行動物的“方骨”和“關(guān)節(jié)骨”是如何演化成哺乳動物聽小骨的呢?我國古生物學(xué)家通過研究河北省出土的距今約1.6億年的一件“雙缽翔齒獸”化石,解開了生物演化這一難題。

    雙缽翔齒獸是一種賊獸類動物,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是早期哺乳動物,樣子很像今天的松鼠。“它不僅有大尾巴,還有可以滑翔的雙翼。”該成果的第一作者、內(nèi)蒙古自然博物館館長王軍有說,“非常罕見的是,這一標(biāo)本的兩側(cè)保存了完整的聽小骨和關(guān)節(jié)結(jié)構(gòu),其中,砧骨僅長約1毫米。”

    王軍有還原出了這樣一幅圖景——這只雙缽翔齒獸生活在有大量湖泊和森林的遼西地區(qū),突然有一天,一場火山爆發(fā)把它的家全覆蓋了,這只雙缽翔齒獸被完好地“封印”在了巖層中,甚至連1毫米的聽小骨也保存了下來。1.6億年后,古生物學(xué)家在研究這些被大自然完好留存的細微結(jié)構(gòu)后發(fā)現(xiàn),雙缽翔齒獸的聽小骨已明顯與下頜分離,屬于典型的哺乳動物中耳。其中,砧骨、錘骨這兩塊聽小骨,與現(xiàn)生鴨嘴獸類一樣,是上下疊覆的關(guān)系。

    聽力,躲過大滅絕的關(guān)鍵

    關(guān)于爬行動物中耳演化為哺乳動物中耳,學(xué)界一直存在兩種假說。

    一種是“腦顱膨脹”說,即哺乳動物生長過程中,腦顱增大,致中耳位置后移,最終中耳脫離下頜。第二種是“負向異速生長”說,即在哺乳動物胚胎發(fā)育早期,中耳骨骼形態(tài)相對于下頜較大,中耳骨化時間更早,因此在胚胎發(fā)育后期,隨著頭骨、下頜的長大,中耳聽小骨最終脫離下頜。

    而畢順東等人對雙缽翔齒獸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以上假說。

    “正是砧骨和錘骨上下疊覆的連接方式,允許這兩塊聽小骨間能發(fā)生微小運動,從而為哺乳動物下頜的運動提供了空間。”畢順東解釋說,簡單理解,這兩塊疊覆的骨頭為哺乳動物前后、左右、上下咀嚼提供了可能。

    之后的漫長歲月里,這兩塊聽小骨與下頜完全分離,并不斷縮小,進入到中耳,專職聽力,真正演化為哺乳動物的聽小骨。

    “聽小骨,終于從具有咀嚼和聽覺雙重功能,過渡到單一聽覺功能。而強大的聽力,也為哺乳動物躲避天敵提供了預(yù)警保護。可以說,哺乳動物中耳的演化,完全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畢順東說。

    聽小骨雖小,卻讓人類獲得了更為敏銳的聽力,以及對更大聲閾范圍的感應(yīng)力。畢順東說:“聽力的提高、聽覺的敏銳,可能正是哺乳動物能躲過中生代大滅絕、繁衍至今的一個關(guān)鍵原因。”(記者 岳冉冉)

    • 標(biāo)簽:中耳演化,賊獸,人類聽力

    相關(guān)推薦

    媒體焦點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亚洲韩国在线一卡二卡|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今日精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亚洲人成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