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專題 >

    焦點要聞:九寨溝最新遙感監測:全域植被逐漸恢復,火花海恢復昔日美麗

    北京日報 | 2023-06-09 13:35:52

    1992年,九寨溝作為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遺產地內生態環境質量嚴重受損,27個遺產點中5處遺產點視覺景觀美觀度發生改變。為促進九寨溝的恢復和發展,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付碧宏團隊基于九寨溝“天-空-地”監測項目,持續開展九寨溝自然景觀、水體環境、植被覆蓋度、次生地質災害及其時空變化特征監測。

    6月9日,在我國第十八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前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發布了九寨溝世界遺產地震后動態變化遙感監測成果。成果分析顯示,九寨溝區域內全域植被已逐漸修復,備受關注的火花海恢復昔日美麗。

    生態環境:


    【資料圖】

    全域植被逐漸恢復,植被覆蓋度接近震前水平

    遙感影像分析顯示,九寨溝在2017年震前的植被覆蓋區占全區總面積的82.11%。地震發生后,植被覆蓋區占比降為79.91%。隨著震后恢復重建的開展,2020年和2022年植被覆蓋區占比分別升至81.07%和80.91%。這些數據反映九寨溝植被逐漸恢復,整體呈上升趨勢,且植被覆蓋度接近震前水平。

    九寨溝2017-2022年 植被覆蓋圖

    研究團隊將九寨溝全域植被覆蓋度分為高、較高、中等、較低和低等共5個等級。其中低、較低植被覆蓋區面積顯著縮減,且轉化為中等和較高植被覆蓋區,覆蓋結構整體改善,植被覆蓋的穩定性趨于升高,這表明,近年來九寨溝震后生態恢復治理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植被恢復集中于九寨溝自然遺產地的日則溝和則查洼溝,以熊貓海-五花海一線西南緣的植被恢復態勢最佳。

    他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得出,低植被覆蓋區主要呈斑塊狀分布高海拔山區以及坡度較大的河谷區,較低和中等植被覆蓋區于主要呈帶狀環繞于低植被覆蓋區外圍。由低、較低植被覆蓋度轉化為中等、較高植被覆蓋度的區域在空間上呈塊狀、條帶狀、零散星狀分布,反映全域整體已經逐漸進入植被恢復期。

    水體環境:

    火花海經災后恢復重建,水體和周邊生態環境逐漸恢復

    火花海作為九寨溝遺產地的重要遺產點,是研究團隊的監測重點。

    九寨溝地震使得火花海堤壩嚴重損毀,決堤口長度約30至35米。震后,火花海堤壩北側發生大規模垮塌,使得火花海水位降低,鈣華丘幾乎全部露出水面,鈣華因失水而退化,造成視覺景觀的巨大改變,極大影響了美學觀賞價值。此外,鈣華堤潰壩還讓火花海失去了原有的蓄水和調節功能,隨著火花海水位的降低,上下游形成巨大的水頭差,上游水流的沖擊可能導致火花海壩體的持續坍塌,引發鈣華壩和鈣華丘的坍塌等一系列次生地質災害。

    基于遙感影像顯示,經過災后恢復重建,火花海潰決區鈣華壩已完成修復,其水體也基本恢復,已于2020年10月重新對外開放。從2022年7月無人機獲取的影像可見,修復后的火花海壩體穩定,上游來水充足,水體清澈,周邊植被基本恢復,火花海已經逐漸恢復昔日美麗。

    火花海2017-2022遙感影像圖

    滑坡空間分布及變化:

    地質災害高、極高易發性區域面積大大降低

    研究顯示,整體上,九寨溝震后滑坡易發性逐年降低,進入震后長期穩步恢復過渡期。震后早期滑坡易發性主要受發震斷層和地震烈度等因素控制,整體形態表現為北西走向橢圓狀,面積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震后滑坡易發性的控制因素轉變為坡積物、降雨以及地形等,其高易發性區域整體呈北西走向的窄條帶狀分布,面積明顯減少。

    為了定量研究震后滑坡易發性的空間分布和變化情況,研究團隊統計了2017年、2017年至2019年和2019年至2020年滑坡各易發性級別所占比例。結果顯示,2017年中、高等級易發區所占比例最大,分別為31.18%、13.56%,極低滑坡易發區的比例占10.88%,表明地震擾動造成遺產地核心區內滑坡易發性較高,整體處于較容易發生的狀態。2017年至2019年,高和極高易發性區域迅速下降至11.00%,極低易發性區比例迅速增長,從13.56%增至51.87%。2019年至2020年,高和極高易發性區域繼續減少,其總比例從11.00%降至8.71%,極低易發性區域繼續擴大,其比例從51.87%上升到55.57%。上述研究表明,經過災后的自然恢復并輔以人工治理修復,九寨溝遺產地內地質災害風險大大降低。

    九寨溝滑坡易發性

    九寨溝世界遺產地管理局副局長杜杰表示,近年來積極開展九寨溝震后生態恢復治理,目前已見顯著成效。“不過,遺產地內植被生態的穩定性仍具有較大提升空間,需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的監測與保護管理。”杜杰說,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與空天院及HIST研究團隊的合作,繼續開展植被和水體生態環境及自然災害的“天-地”綜合監測與評估,讓科技支撐為自然遺產的保護管理發揮更大的作用。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国产黄色一级毛片亚洲黄片大全|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自拍偷区亚洲国内自拍|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