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匯聚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智慧力量

    2024-09-20 14:23:48來源:中國經濟網  

    來源標題:匯聚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智慧力量

    9月19日至21日,以“深化文化交流 實現共同進步”為年度主題的2024北京文化論壇在京舉辦。本次論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打造深入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平臺,為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推動中華文化繁榮發展、促進人類文明共同進步匯聚智慧力量。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經過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國文化傳承發展呈現出新的氣象、開創了新的局面,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關鍵支撐,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必然選擇,有助于傳承中華文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徑。文化產業有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特點,有創新性強、融合性強、可塑性強的優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在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有助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文化產業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文化產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在政策引導、技術迭代、人才創新、資金扶持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規模持續擴大,利潤平穩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逐年提高。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7.7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49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實現利潤總額52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9%。文化服務業支撐作用增強,文娛休閑行業快速恢復,文化新業態帶動效應明顯。

    新質生產力加速文化產業質量和品質提升。新質生產力是依托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領域的先進生產力,通過技術革新突破、要素耦合創新和產業迭代更新,形成新的科學技術、要素供給、生產方式和產業形態,從而為文化繁榮興盛添力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這意味著產業發展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力求精益求精,以確保最終產品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

    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助力形成新型文化業態。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進步對文化發展的驅動作用越來越強。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云計算等新技術在文化領域廣泛應用,賦能創意設計、內容生產、傳播運營、消費推廣等全過程。文化產業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速度加快,線上演播、網絡直播、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快速崛起,文化產品的互動感、體驗感、敘事性不斷增強。

    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深刻認識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多措并舉協同推進。

    健全文化產業發展體制機制。把文化體制改革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謀劃推進,著眼于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提供更多優質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把握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的關系,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健全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文化經濟政策,以文化市場為依托,以文化企業為主體,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線下優化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總分館等載體,線上優化智慧圖書館、博物館、公共文化云等平臺,提供高品質、精準化文化服務。深化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切實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制度建設水平,處理好繼承和創新、保護和發展的關系,讓中華文化愈加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科技創新賦能文化產業提質增效。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既能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使文化產品更具創新力、吸引力,又能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把科技創新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進一步整合技術、人才、資本、創意等各類產業要素,加強數字通信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字文化產業消費場景和手段,推動人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虛擬現實等技術全面應用于文化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各環節,釋放科技和文化融合潛力,不斷開拓新市場、打造新場景、推出新產品。打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數字鏈條,打造文化產業內容生產的數字化平臺,建立文化要素市場流通體系,覆蓋文化數據資源的采集、加工、存儲、交易、共享、分析等環節,激活產業數字動能,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擴展數字技術在文化產業的應用轉化,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夯實文化產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根基。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AV电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在|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久久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