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郵儲銀行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是十年來A股規模最大的IPO。
郵儲銀行首日漲2%
郵儲銀行開盤價為5.60,較發行價上漲1.82%。截至收盤,郵儲銀行報5.61元,漲幅為2.00%,成交額達90.49億元,換手率為54.45%。
盤后數據顯示,買方前五席中,買一席位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證券營業部買入6.7億元,方正證券重慶分公司買入5.13億元,三個機構席位合計買入15.59億元。賣方前五席均為機構席位,合計賣出4.55億元。
郵儲銀行在A股發行價格為5.50元/股,戰略配售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20.69億股,網下發行最終股票數量為12.93億股,網上發行最終發行股票數量為25.86億股(含超額配售部分)。
分析人士認為,從郵儲銀行本次A股發行看,有兩大特點值得關注:
一是機構投資者獲配比例達56.5%,創近年來新高,符合市場化改革方向,有利于減少后市股價的波動性,使得投資者更加關注股票的長期投資價值。
二是A股發行進入新階段,網上投資者正逐步適應和接受成熟市場的規則,市場化定價機制正充分發揮作用,市場參與者逐漸理性,更加注重價值投資而不是僅關注“概念”,這不僅有利于資本市場充分發揮價值發現功能,更有利于發行人上市后股價的平穩,為資本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的功能奠定堅實基礎。
68億元資金護航穩定股價
早前,渝農商行和浙商銀行上市后股價一路下跌的先例,股民對郵儲銀行的打新明顯信心不足。12月3日,郵儲銀行發布了其IPO發行結果。公告顯示,郵儲銀行棄購數量線上線下合計超1.18億股,對應金額達6.5億元。
郵儲銀行A股的發行價較其H股股價溢價比較高。郵儲銀行上市公告書顯示,該行本次發行約51.72億股A股,發行價格為5.50元/股,募資金額約為284.5億元。截至12月10日收盤,郵儲銀行的港股收盤價是5.21港元,5.50元的A股發行價較其H股股價溢價17%。
郵儲銀行為保證順利發行,推出68億元資金護航穩定股價。
一是控股股東郵政集團自郵儲銀行A股上市起12個月內將增持不少于25億元;二是近十年來首單引入“綠鞋”機制,約43億元“綠鞋”資金作為后市表現的有效支撐;三是承銷商包銷郵儲銀行6.5億,承諾上市30日內不賣出。
值得注意的是,而郵儲銀行承銷商包銷金額創下2016年信用申購制度實施以來最高紀錄,超過不久前發行的浙商銀行。浙商銀行承銷商包銷1341.75萬股,包銷金額為6628.23萬元。
郵儲銀行承銷商的包銷金額也創下2010年最高紀錄,甚至超過中國交建。中國交建A其承銷商包銷了超過1億股,包銷金額達5.52億元。
七成銀行股破凈
銀行業向來是中國股市最賺錢的行業,不過,股民如今開始挑肥揀瘦,連新上市的銀行股都不受待見。
截至12月10日收盤,A股36只銀行股中,已經有26只股價跌破了每股凈資產,占比高達72%。其中華夏銀行,市凈率只有0.57倍。排名二、三的分別是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分別為0.6倍和0.61倍。
市凈率最高的是寧波銀行,為1.82倍;緊隨其后是招商銀行、紫金銀行,分別為1.62倍和1.48倍。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上市未滿一年,資產達2000億的紫金銀行上演了一幕“閃崩”,股價一度跌停。
銀行股是否還具有投資價值?興業證券分析師傅慧芳認為,有兩類銀行還是值得關注,一是具備綜合金融優勢的銀行;二是資產、負債端定價能力強、目前基本面持續提升、估值較低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