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時事觀瀾 >

    泛海控股接連被逼債 巨虧46億業績創歷史新低

    長江商報 | 2021-04-26 11:19:26

    盧志強正被債所困。4月20日,盧志強實際控制的泛海控股(000046.SZ)發布公告,因為債務糾紛,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泛海所持公司8.03億股股份被司法凍結。至此,中國泛海及其一致行動人共同所持公司10.97億股股份被凍結。

    不只是大股東缺錢,泛海控股更缺錢。今年4月2日晚,公司披露收到執行通知書,因未清償完20億元融資款,泛海控股武漢公司名下兩地塊被查封。同樣是武漢公司,今年2月,被中英益利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英益利)告上法院,追討13億元債權。

    目前,泛海控股究竟欠了多少債務尚無從知曉。2020年三季報顯示,期末,公司長短期債務809億元,而賬面貨資金只有189億元。

    起家于地產的盧志強,從2014年開始推動泛海控股去地產化,向金融領域轉型,并搭建了包括民生證券、民生信托在內的較大規模的民營金融集團,成為一家金融+房地產+戰略投資的綜合上市公司。

    然而,轉型7年,泛海控股的經營業績接連下滑。2020年,公司虧損46.21億元,同比下降522.09%,無論是虧損金額還是下滑幅度均創歷史之最。

    巨額債務面前,盧志強采取了市場通行的自救手法,變賣資產、引進戰投。出售地塊、民生證券股權等資產,泛海控股回血已超百億,但未能解渴。截至目前,引進戰投尚未見實質進展。

    商海沉浮30余年,盧志強擁有大量資源,誰將會充當白衣騎士?

    接二連三遭逼債

    不是在還債,就是想著如何還債,盧志強面臨著創業30多年來最大的危機

    中國泛海是泛海控股的控股股東,盧志強間接控制其77.14%股權。盧志強直接以及通過中國泛海、泛海能源等間接合計控制泛海控股55.03%股權。

    4月20日,泛海控股披露,中國泛海所持公司8.03億股股份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司法凍結,原因為債務糾紛。

    截至公告日,中國泛海及其一致行動人泛海能源、包括盧志強合計持有泛海控股37.0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1.23%,其中10.97億股股份被司法凍結,占其所持股份的29.65%。

    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表明中國泛海被逼債了。

    不僅控股股東遭逼債,上市公司泛海控股也在接連被逼債。

    4月2日,泛海控股披露,公司收到執行通知書,因未能清償債務旗下資產被查封。具體為,2019年4月,武漢公司向山東高速環球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山東高速)申請融資20億元,截至目前,融資尚未清償完畢。經債權人申請,法院將武漢公司名下兩處地產予以查封,并凍結沈陽泛海公司100%股權及派生權益,查封、凍結期限為三年。

    同樣是武漢公司,因為債務被起訴。今年2月27日,公司公告稱,2017年1月,中英益利發起設立債權投資計劃,為武漢公司募集35億元投資資金,泛海控股為本次融資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武漢公司以其持有的一塊土地使用權提供抵押擔保。截至目前,武漢公司尚有借款本金13億元未償還。中英益利因此向法院起訴,要求公司償還本金及利息等。

    面對債主追債,盧志強如何應對呢?根據公告,泛海控股采取的措施是“積極溝通協商處理方案”。這意味著,公司沒有好的辦法,寄望債務展期,以時間換空間。

    接二連三被逼債,或許是盧志強身處債務漩渦的冰山一角。

    截至目前,中國泛海、泛海控股尚未披露2020年度報告,也未披露債務信息,暫不知曉其究竟有多少債務。從此前披露的財報看,泛海控股的償債缺口不小。

    截至2020年9月底,泛海控股短期借款157.6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50.39億元、長期借款291.26億元、應付債券110.11億元,合計為809.42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408.05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同期,公司賬面資金188.68億元(含受限資金)。公司賬面雖然有交易金融資產408.30億元,但主要是債券、股權、基金、信托計劃等,需要擇時變現,理財產品只有1.18億元。

    去年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為了借款需求,泛海控股10家子公司100%股權被質押,亞太財險、民生證券等公司部分股權也被質押。

    巨虧46億業績創歷史新低

    屋漏又遭連陰雨。被巨額債務所困的泛海控股,經營業績又出現了歷史大滑坡。

    4月14日晚,泛海控股發布業績快報。2020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0.57億元,同比增長12.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為虧損46.21億元,同比下降522.09%。

    對此,公司解釋,主要是五個方面因素導致經營大幅虧損,即對美國地產項目、印度尼西亞電廠及相關商譽計提減值、對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個別風險項目計提減值準備、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財務費用增加等。

    根據泛海控股針對交易所關注函的回復,美國地產項目等計提減值10億元至12億元。2020年,受匯率波動影響,財務費用達48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匯兌損失11億元,同比增加12.25億元。

    一個年度虧損超過46億元,這在泛海控股的歷史上從未有過。

    泛海控股的前身是深南物A,1994年登陸深交所。1998年,盧志強通過泛海資源投資受讓深南物A52.50%法人股,后更名為泛海建設,主營業務變更為房地產開發等業務,實現變相借殼上市。

    從2014年,盧志強推動泛海建設產業轉型,方向為金融領域,泛海建設由此更名為泛海控股。在此前后,通過系列投資收購等動作,泛海控股迅速聚齊全部金融牌照,成為一家民營金融控股集團。旗下金融資產包括民生信托、民生證券、亞太財險、民生基金等。

    地產+金融+投資,三駕馬車,泛海控股經營業績一度快速增長。2014年至20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6.16%、126.71億元、246.71億元,同比增長5.17%、66.37%、79.41%。對應的凈利潤為15.59億元、20.20億元、31.09億元,同比增長24.13%、29.73%、37.96%。

    然而,從2017年開始,泛海控股的經營業績就走下坡路了。

    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8.76億元、124.04億元、125.02億元,同比變動-31.59%、-26.50%、0.79%。凈利潤為28.91億元、9.31億元、10.95億元,同比變動-7%、-67.81%、17.62%。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22.81億元、-5.58億元、4.92億元。

    這三年的凈利潤中,投資收益貢獻不菲。2017年至2019年,公司投資凈收益加上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分別為16.95億元、13.16億元、47.92億元,分別占當期凈利潤的58.63%、141.35%、437.63%。這部分收益中,以投資凈收益為主,如2019年,公司投資凈收益高達45.05億元。

    泛海控股的對外投資不少。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證券投資標的有萬達電影、北汽藍谷、青云科技等上市、擬上市公司。消息稱,蔚來汽車、網易云音樂、禾多科技、浪潮云等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公司,泛海控股均有布局。

    由此可見,產業轉型之后,公司利潤主要來自投資收益貢獻。

    今年一季度,泛海控股再度虧損。公司預計虧損金額為1.2億元至2.2億元。

    公司解釋,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售部分地塊、民生證券引入戰投,使得凈利潤實現增長,但財務費用上升、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投資收益大幅下降等,使得公司整體上仍舊虧損。

    誰是盧志強的白衣騎士?

    經營業績巨虧、財務危機爆發,盧志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分析人士稱,盧志強財務危機爆發,一方面受地產深度調控影響,地產業務盈利能力不及預期;另一個方面,與其自身高杠桿擴張有關。此外,旗下子公司投資踩雷也加劇了財務風險爆發。

    確定轉型金融方向后,2014年至2016年,泛海控股斥資400多億元進行布局。其中,證券行業120億元、信托100億元、保險90億元。公司收購民生信托并增資至93.42%,加上2014年的投資部分,單就這一項便耗資百億。公司參股亞太環宇連同大股東中國泛海斥資27億美元吞下美國最大的長期護理保險公司Genworth金融集團,跨入美國保險市場,與民安保險形成保險行業國內外布局。由于泛海控股占亞太寰宇25%的股權,這一收購事項泛海控股耗資約46億元。為搭建境內外雙券商臺,泛海控股收購香港全牌照券商華富國際51%股權,耗資約10億元。

    系列產業布局,泛海控股的資產負債率快速攀升,2015年底達87.19%,2018年底仍為86.60%。

    與之對應的是財務費用大幅增長。2013年,其財務費用為1.04億元,2015年增加至11.89億元,2018年為23.20億元。

    盧志強還通過質押股權進行融資。2018年8月,中國泛海的股權質押率一度高達99.38%。觸及倉線。去年三季度末,中國泛海及泛海能源合計持有泛海控股36.83億股股份,質押34.28億股股份,質押率為93.08%。

    投資踩雷也是泛海控股經營業績、債務“雙殺”的重要因素。

    民生信托是泛海控股的核心金融臺。2020年,民生信托接連發生意外。

    去年初,民生信托對新華聯控股尚未到期的26.8億元信托貸款申請強制執行。

    公開消息稱,去年6月,金凰珠寶80億“假黃金”事件爆發,民生信托也被牽連,據稱其提供了40億元融資。還有質疑稱民生信托自融。

    去年四季度,民生信托多個信托項目發生延期。

    有報道稱,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年1月底,由民生信托作為原告的訴訟糾紛或發起的執行金額達156.328億元。涉及的公司包括武漢金凰珠寶、新華聯控股、漢能集團、凱迪生態等。

    或許,盧志強早就意識到財務風險,并試圖安著陸。2019年,泛海控股相繼出售了北京泛海國際項目1號地塊與上海董家渡項目,交易作價148.90億元。此外,泛海控股還為武漢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

    去年以來,泛海控股積極運作民生證券自救。泛海控股先后向上海灃泉峪以及上海張江集團、張江高科等22家投資者分別轉讓13.49%股權、27.12%股權,雖然有推進民生證券上市的考慮,但泛海控股回血約66億元是不爭的事實。

    此外,泛海控股還相繼轉讓武漢中央商務區地塊、出售武漢萬怡酒店等物業給信達金融租賃,交易價格分別為30.66億元、5.45億元。

    至此,泛海控股通過處置資產已經回血百億。目前來看,百億資金遠不能解渴。

    今年3月27日,盧志強就民生財富、民生信托出現的部分私募基金和信托理財產品兌付逾期問題發布致投資者函,表示正加快引進戰投,力爭年底前完成兌付。

    目前,泛海控股尚未披露引進戰投的實質進展。

    身處財務危機之中,搏擊商海33年,盧志強擁有強大的朋友圈資源。危局之中,誰將是盧志強的白衣騎士?長江商報將繼續關注。

    標簽: 泛海控股 逼債 業績

    • 標簽:泛海控股,逼債,業績

    相關推薦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亚洲专区先锋影音|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夜夜春亚洲嫩草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成AV人网址|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人成人网站色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