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的身價恐達百億級別
披露擬購斯爾邦100%股權的重組預案后,東方盛虹5月13日盤中漲停,當日最終報16.5元/股,大幅收漲9.93%。
交易行情顯示,東方盛虹5月13日以漲停價16.51元/股開盤,當日盤中也曾多次封上漲停板,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16.5元/股,漲幅9.93%,總市值797.8億元,成交金額13.9億元。
消息面上,東方盛虹5月12日晚間披露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盛虹石化、博虹實業、建信投資、中銀資產合計持有的斯爾邦100%股權。其中,擬向盛虹石化、博虹實業全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擬向建信投資、中銀資產全部支付現金購買資產。
由于交易對方盛虹石化、博虹實業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繆漢根、朱紅梅夫婦控制的企業,因此,上述交易構成關聯交易。繆漢根、朱紅梅夫婦通過盛虹石化、博虹實業合計控制斯爾邦85.45%股權,為斯爾邦的實際控制人。
資料顯示,斯爾邦是一家專注于生產高附加值烯烴衍生物的大型民營石化企業,主要產品包括丙烯腈、MMA等丙烯下游衍生物,以及EVA、EO等乙烯下游衍生物,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分布于光伏、洗滌、農藥、醫藥、建筑、聚氨酯制品等行業,公司主要通過銷售烯烴及下游衍生物取得收入并實現盈利。
實際上,這已并非斯爾邦首次出現在資本市場上,2019年上市公司丹化科技曾籌劃收購斯爾邦100%股權,彼時該交易還構成借殼上市,但籌備一年時間,丹化科技以“重組推進存在不確定性,無法達到交易各方預期”為由,在2020年9月宣布重組折戟。
針對斯爾邦此次的作價問題,東方盛虹在重組預案中暫未透露,但根據丹化科技2019年披露的預案顯示,彼時斯爾邦身價高達110億元。
斯爾邦業績不穩定
伴隨著重組預案的出爐,斯爾邦近年來的財務情況也不再是秘密,通過結合丹化科技2019年披露的數據,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斯爾邦凈利波動較大,且2020年出現業績“畫餅”的情況。
據東方盛虹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斯爾邦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19.25億元、109.82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9.33億元、5.31億元。在丹化科技2019年發布的預案中,北京商報記者找到了斯爾邦2016-2018年的財務數據,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7.84億元、76.41億元、114.7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404萬元、7.96億元、3.05億元。
不難看出,標的斯爾邦2017年凈利出現驟增,但在2018年凈利大幅下滑,之后在2019年凈利再度大漲,2020年凈利下滑。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收購標的業績穩定性一直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標的凈利忽高忽低的情況也需要上市公司給出一個解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次重組時,斯爾邦交易對方還做出了業績承諾,承諾斯爾邦2019-2021年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5億元、10.5億元、10.5億元。而反觀斯爾邦的業績表現,公司2020年凈利并未達到當時預期,出現業績“畫餅”的情況。
針對標的斯爾邦2020年的業績情況,東方盛虹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斯爾邦2020年業績下滑較大的原因系2020年發生的新冠疫情影響所致”。
但在2021年一季度,斯爾邦業績出現大幅上漲。數據顯示,斯爾邦2021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6.96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高達10.21億元。對此,東方盛虹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斯爾邦業績大幅上漲從宏觀上得益于疫情的控制,加之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的有力措施,一季度國家GDP也實現了較大增長,化工等許多行業都出現了比較好的發展勢頭”。
東方盛虹2021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則不及斯爾邦,公司報告期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6.01億元。東方盛虹也坦言,通過上述交易,上市公司將置入盈利能力較強的優質資產,有助于公司長期盈利能力的提升,主營業務也將進一步拓展并新增高附加值烯烴衍生物的研發、生產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