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手機版 | 網站導航
    觀察家網 > 能源 >

    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提升核心競爭力 成長“第二曲線”聚勢上揚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2025-02-18 10:06:24

    日前,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發布一組2024年數據,令人振奮:實現原油連續10年高質量穩產;天然氣連續14年穩定增長,邁上60億立方米臺階;三次采油產量再破千萬噸,連續23年超千萬噸;新能源自消納發電量超7.2億千瓦時,是2023年的1.9倍。

    “大慶油田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端穩能源飯碗,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油、氣、新能源為核心的成長‘第二曲線’加速上揚,呈現出能源總當量向上向新向好的新氣象。”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鳳和說。

    穩油增氣

    從農歷正月初二開始,大慶油田作業隊伍陸續進入復工狀態,壓裂、小修、大修等各類作業隊伍啟動近千支,持續加強泵況積壓井治理,全力提升原油日產水平。

    穩油增氣是端穩能源飯碗的根本保障。大慶油田開展“穩油增氣、創新創效”勞動競賽,統籌實施精準開發策略,積極推進水驅綜合挖潛、三采優化提效、天然氣產能提升等重點工作,確保長垣老區油田壓艙石“穩得住”、外圍油田效益開發“上得去”、天然氣生產穩定增長,努力當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頂梁柱”。

    作為一個開發建設65年的老油田,原油高質量穩產之難猶如登山,越高越陡,越久越難。面對發展瓶頸,大慶油田依靠先進管理經驗和一體化優勢,以科技為引擎,持續挖潛增效。水驅開發堅持控水與挖潛并舉、產量與效益并重,注水結構調整由控水控液向提控優化轉變,水驅產量降幅得到有效控制;三次采油以多提高采收率1個百分點為目標,強化全過程精準調控,推進提質提效……大慶油田主體技術始終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推動優質儲量最大限度轉變為高質量的產量。

    大慶油田外圍油田地質條件幾乎都是低滲透、低產能、低豐度,動用難、效益差。瞄準外圍油田經濟有效開發,大慶油田編制了《大慶外圍油田規模效益開發上產指導意見》,明確了增儲建產、多元提采、老區控遞減和管理創新四大發展方向。通過不斷探索效益開發新模式,外圍上產成為大慶油田原油高質量穩產的重要支撐。

    大慶油田天然氣開發主要集中在松遼盆地和大慶川渝探區。2024年,大慶油田依照“穩定松遼、加快川渝、高效建庫”的總體思路,強化松遼深度挖潛與效益動用、川渝多類型儲層一體化評價與建產、儲氣庫建設與運行優化等技術攻關應用,構建起“松遼老區穩、西南新區上”的全新格局。松遼地區天然氣產量首次達到50億立方米,實現穩中有升;大慶川渝探區天然氣產量開啟規模上產新局面,產量實現“七連增”。

    逐綠而行

    在大慶市林甸縣,大慶油田工程建設公司員工克服冬季施工低溫、冰凍等不利因素,全力推進60萬千瓦風光發電項目。“這個項目是大慶油田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標志性工程。”該項目第三標段項目經理王保峰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們與合作單位已完成2臺風機組立、10萬千瓦光伏和40臺風機基礎沉樁施工任務。目前,工程正在加快建設,確保完成既定目標。

    大慶油田積極推進新能源與油氣業務融合發展,成立了新能源工作領導小組及新能源事業部,通過“油氣熱電氫”一體布局、“電碳協同”一體推進、“驅油降碳”一體實施的發展模式,實現新能源項目自主設計、施工、運維一體化,構建油、氣、新能源多能互補新格局。

    目前,大慶油田在建風光電項目達19項,裝機規模較2023年擴大6倍。黑龍江林甸60萬千瓦風光發電項目、廣西62萬千瓦集中式風光發電項目全面開工;黑龍江首個水熱型地熱供暖項目——方正縣地熱供暖先導試驗工程順利開工,邁出企地合作開發利用地熱資源的重要一步。

    以低碳油氣生產、清潔能源供應、氫能產業、CCUS/CCS產業“四大基地”建設為目標,大慶油田圓滿完成2024年二氧化碳注氣任務,年度購氣量創歷史新低。瞄準“雙碳”目標穩步邁進,大慶油田收獲頗豐:獲得中國石油首張原油碳足跡評價證書,為我國原油碳足跡核算規則的建立提供了寶貴經驗;實現油田新能源領域技術成果零的突破,《新能源有效利用建設模式研究與創新應用》獲第六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技術類特等獎;成立黑龍江省內首個碳計量中心,助力黑龍江省石油石化產業優勢和碳匯資源優勢高效融合。

    從長垣老區到油田外圍,從向內挖潛到向外輻射,大慶油田正充分發揮資源、渠道、技術等優勢,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態百年油田。

    提質增效

    2024年,是大慶油田“第二曲線”的“加速成長年”。大慶油田瞄準高質量發展,在能源總當量、科技貢獻率、勞動生產率、清潔替代率、效益增長率等方面持續向上發力。

    在提高采收率項目試驗現場,大慶油田自主研發的提質提效復合驅油體系藥劑緩緩注入地下。采油一廠第八作業區一級工程師何金鋼緊盯終端監控屏,一邊開展數據分析,一邊進行技術比對。如果試驗成功,將有助于大慶油田敲開四次采油大門。

    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大慶油田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8+N”科技攻關體系,即以長垣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油率科技工程、低滲透油藏開發效益提升科技工程等“八大工程”為核心,設置N個科技專項,分項目—課題—專題三個層級管理,做到項目統籌目標、課題分解任務、專題具體實施,建立三位一體、協同一致的攻關模式。

    為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慶油田建立專業技術崗位序列改革、青年技術人才專項職數及破格提拔等機制,激發人才隊伍活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油田建設“最大增量”。2024年,大慶油田先后參與兩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積極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四川盆地川中茅口組常規氣規模高效勘探重大突破”等項目,獲得4項中國石油油氣勘探重大發現獎。

    促進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的同時,大慶油田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積極開展新一輪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化精益管理,進一步推動提質增效。

    大慶油田下屬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通過中國石油統一購售電平臺承擔新能源消納重任,2024年代理中國石油企業綠電交易40.59億千瓦時、交易綠證84萬張;采油三廠編制了四大類37項提質增效方案,在油氣實現超產的基礎上,水、電用量同比降低,全年節電達4302萬千瓦時;采油七廠第三作業區集輸班編制了責任、任務兩項清單,安全生產管控效能持續提升,實現建站以來16700余天安全生產零事故、零污染。

    用數賦智、以智提效,大慶油田持續推進數字化與油田生產深度融合,超10萬口單井、6000余座站場實現數字化;油氣生產物聯網實現主體采油廠全覆蓋,涵蓋從油井生產數據實時采集、傳輸、分析到輔助智能決策全流程管理,大幅降低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管理模式不斷提檔升級。2024年11月29日,大慶油田生產管理智慧平臺正式發布,標志著油田正式邁入智能化應用新階段。

    在堅守主陣地的基礎上,大慶油田積極推動各項業務轉型升級,采取“技術+服務”“制造+服務”“施工+運維”“保障+合作”等方式,延伸服務價值鏈,擴大效益增量,業務領域已從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等,拓展至工礦服務、教育培訓等領域,贏得了更多的發展新機遇。

    “2025年,大慶油田將抓好‘原油高質量穩產、發展接續力量、弘揚嚴實做法’三件大事,強勢上揚‘第二曲線’。”劉鳳和說,預計到“十四五”時期末,大慶油田將建成中國石油規模最大的百萬千瓦級低碳油氣生產基地。 (經濟日報 馬維維)

    標簽:

    • 標簽:中國觀察家網,商業門戶網站,新聞,專題,財經,新媒體,焦點,排行,教育,熱點,行業,消費,互聯網,科技,國際,文化,時事,社會,國內,健康,產業資訊,房產,體育。

    相關推薦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人成7777|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亚洲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俺去了|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亚洲国产a级视频|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