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著或蹲著要站起來時,得緩好幾次勁才能站穩,走平路要杵拐杖,上下樓梯想都不敢想,夜里翻身都疼得厲害,膝蓋壓根伸不直……
被雙側膝蓋疼痛折磨多年的王阿姨,曾以為這輩子只能和拐杖為伴。直到嘗試了昆明市延安醫院疼痛科的富血小板血漿(PRP)治療,她的生活才重新找回了久違的輕松。
王阿姨的膝蓋疼不是一天兩天了,最初只是上下樓時隱隱作痛,后來發展到走平路都得拄拐杖。在這之前,她跑過不少醫院,效果卻越來越差,副作用還讓她沒胃口、犯惡心。
(資料圖)
“我鄰居以前膝蓋疼得比我還厲害,在昆明市延安醫院打了自己的血進去,沒多久就不疼了,她說打針的時候一點都不疼。”王阿姨說,正是這句鄰居的親身經歷,讓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趕緊來到昆明市延安醫院疼痛科。
接診的疼痛科張雪絹醫生仔細查看了王阿姨的檢查報告:膝關節磁共振顯示,她是典型的骨性關節病,還伴有半月板損傷。
“您疼了這么久,常規治療效果不好,再吃止痛藥只會更傷身體。”醫生解釋道,“換關節對您來說暫時沒必要,您可以先試試富血小板血漿(PRP)治療——簡單來說,就是抽自己的血,提取出有修復作用的成分打到膝蓋里,既能止痛,還能幫半月板和周圍軟組織慢慢長好,還沒激素副作用。”
張雪絹醫生先是查了她的血常規和凝血功能,確認沒問題后,抽了50毫升靜脈血,經離心處理后,提取出10毫升富血小板血漿,分別在雙側膝關節各注射5mL,因為王阿姨右側膝蓋關節間隙窄,醫生用超聲“導航”精準定位,把血漿分別打進兩側膝蓋里。
富血小板血漿治療相對于其他治療手段,其創傷小,副作用小,患者就診過程簡便,癥狀緩解明顯,是骨性關節病的有效治療方式,治療方式如下:
從患者手臂抽取少量血液,類似常規化驗抽血。
血液放入離心機高速旋轉,分離出紅細胞、白細胞、血漿及關鍵的富血小板血漿(PRP)。
PRP 中血小板濃度遠高于正常血液,激活后釋放大量生長因子,能促進組織修復、減輕炎癥、改善局部再生環境。
局部注射
醫生在超聲引導下,將 PRP 精準注射到受損關節腔或周圍需治療部位。
簡單說,PRP 就像從體內提取 “高級營養液”,直接注入受損關節這片 “土地”,喚醒修復能力,促進修復、抗炎并改善環境。
治療后第二天王阿姨出院,一周后門診復查她表示動作受限的困擾已經得到極大緩解。
就像打了一針小針,真不疼!治療當天,右側膝蓋有點酸腫,醫生讓我少活動;第二天一早,試著站起來走幾步試試,膝蓋也不僵了。
現在上下樓都不用人扶了,我要趕緊叫我那些膝蓋疼的老姐妹也來看看,別再硬撐了!
膝蓋疼、關節僵
別總以為是“老毛病”硬扛著!
張雪絹
昆明市延安醫院 疼痛科
退行性骨性關節病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見,不光是膝蓋,髖、肩關節都可能中招,并且隨著病程的延長,關節磨損和軟組織損傷會進一步加重。而PRP治療,就像給受損的關節“送修復材料”,用自己的血幫自己“長好”,創傷小、恢復快。
但PRP不是萬能藥,需要讓醫生檢查后再判斷適合何種治療方式。
適合PRP治療的患者
1. 輕中度骨性關節炎:
這是PRP最常用也相對效果較明顯的階段。X光片上顯示關節間隙還未完全消失。此時軟骨磨損還不算太嚴重,自身的修復潛力相對較好,PRP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2. 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
對于已經規律嘗試過以下治療,但效果不理想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3.希望延緩關節置換手術者:
對于年紀相對較輕,或者因為其他健康原因暫時不適合做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PRP可以作為一種延緩病情進展、減輕癥狀、爭取時間的治療選擇。
4. 伴有輕度關節積液(腫脹)者:
PRP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對輕度的關節積液可能有益。
對于那些關節軟骨磨損嚴重、關節間隙明顯狹窄甚至消失,或經 PRP 治療后癥狀仍未得到有效改善、病情持續進展的患者,可能需要考慮更積極的治療方式,比如關節置換手術等。
不過,具體何時需要轉換治療方案、是否適合進行其他手術,需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結果、臨床癥狀、身體狀況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評估后才能確定,患者切勿自行判斷或拖延,應及時與主治醫生溝通,遵循專業指導選擇最適合的治療路徑。
信息來源:疼痛科 張雪絹
編輯:宣傳科 和若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