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文化館收到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初三學生鄒名同學捐贈的258冊圖書,收獲了一段跨越兩千多公里的溫暖聯結。從圖書捐贈到兩度書信往來,字里行間滿是少年對文化的敬畏、對家國的熱忱,更彰顯了新時代青少年的責任擔當。
(資料圖)
7月初,北京游客鄒名同學在學校組織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踐活動中,循著《一滴水的旅行》課本脈絡,在其父親的陪伴下來到昆明,足跡探訪從云南講武堂到西南聯大舊址,從李公樸先生殉難處到聞一多先生故居,足跡里滿是對昆明這片土地歷史與精神的深刻體悟,這份對家國的共情、對文化的敬畏,正是當代青少年應有的赤子之心。
7月8日下午,他們來到昆明市文化館參觀,在“大成書房”他感受到“以文化人、以德潤心”的氛圍,萌生了捐贈圖書的想法?;鼐┖?,他精心挑選了258冊書籍,其中既有記錄西南聯大師生烽火中守護文脈的篇章,也有講述云南各族人民與祖國共命運的故事,希望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傳遞給更多人。
昆明市文化館收到圖書后,于8月13日致信感謝,稱贊其善舉為“大成書房”增添了文化溫度。
8月15日,鄒名回信分享了捐贈初心,他在信中寫道:“書籍是穿越硝煙的火炬,今天依然能成為照亮心靈的火種”,并以母校校訓“崇德、博學、創新、求實”寄語昆明市文化館,期許其“如滇池般包容、如西山般堅韌”。
8月18日,昆明市文化館再次回信,對鄒名的赤子之心深表感動。信中提到,他捐贈的每一本書都是對“愛國”的生動詮釋,其行動正是對“和平年代少年如何接過前輩接力棒”的最佳回答。目前,這批圖書已在“大成書房”安家,成為連接燕趙與彩云之南的文化紐帶,供市民與游客免費閱覽。
此次互動不僅是一次圖書捐贈,更是一場文化傳承的實踐。鄒名同學以書為橋,讓“剛毅堅卓”的西南聯大精神、“強國有我”的少年擔當跨越山海;昆明市文化館則以信為媒,守護這份初心,讓書香傳遞的精神力量感染更多人。
文字:安秦偉
責編:李載芬
初審:沈吟濤
終審:付曉輝
發布:數字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