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森林消防深山礪劍 用科技賦能破解“火場”難題
6月11日,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在涼山州德昌縣麻栗鎮展開實戰化研訓,通過模擬復雜火場環境,全面檢驗新戰訓法、裝備編配和科技應用成效。此次演練聚焦"斷電斷網、無公路”的極端條件,為提升綜合救援能力提供實戰樣本。
實戰研訓現場“龍吸水”子車正在河道取水。曾鵬攝
據了解,此次實戰研訓以涼山州德昌縣麻栗鎮發生“森林火災”為背景。“火場”南北兩側被橫斷山脈阻隔,東側高峰垂直高差超過1000米,山脊線、山背和溝壑對寬帶組網形成了天然阻隔。面對橫斷山脈阻隔造成的通信盲區,應急通信輕型隊創新采用“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主干網+中低空無人機接力”模式。通過系留懸停技術維持持久鏈路,動態浮空增強信號密度,成功實現火場全域通信覆蓋,為指揮決策提供實時態勢支撐。
橫渡安寧河現場,消防員操作2臺佐迪亞克充氣艇和8臺水陸兩棲全地形車,僅用10分鐘便將40名隊員及裝備輸送過河,較傳統繞行方案節省1小時。液壓螺旋槳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湍流環境通過效率。
實戰研訓現場多旋翼可折疊無人機組正在調運水帶。曾鵬攝
針對懸崖火等特殊火情,無人機群實施多機協同作戰。MS-480XF重型無人機吊載高壓水帶建立供水線;滅火彈無人機、水囊無人機與吊桶無人機形成“高空轟炸-中空浸潤-貼壁滲透”立體滅火體系,將傳統數小時的懸崖火處置壓縮至分鐘級。
與此同時,實戰研訓集中展示了各單位攻克“高海拔快速投送、湍流環境穩供排水、復雜地形裝備攜行”等核心難題,獲國家專利的12項科技裝備創新成果。“龍吸水”消防車與迪沃4000型排澇車構建二級水源陣地,輸水效率提升300%;機器狗組承擔溝壑地形裝備運輸任務;無人隔離帶開設機實現安全高效阻隔火勢。
實戰研訓現場機器狗正在運送水帶。曾鵬攝
據悉,議訓會上木里、松潘等基層單位指揮員直言痛點難點。“實戰檢驗讓我們看到,科技裝備不僅要‘配得齊’,更要‘用得好’。”四川森林消防西昌大隊三中隊長何學志表示,此次實戰研訓為破解高海拔投送、復雜地形攜行等核心難題提供了新思路,也標志著四川森林消防向“科技強消”邁出了關鍵一步。(完)
相關閱讀
-
-
以場景煥新引領文旅商體展融合 170余個項目角逐首屆上海最佳旅游新場景大賽
6月11日,2025上海最佳旅游新場景大賽頒獎儀式在上海浦東舉行。此次大賽由浦東新區發起主辦,聚焦旅游從...
2025-06-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