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隨著最后一名歡樂跑選手帶著笑容沖過終點線,2025龍虎山景區第六屆半程馬拉松大賽正式畫上圓滿句號。作為經中國田協認證的A1類高規格賽事,本次活動吸引海內外近萬名跑者跨越山海、齊聚丹霞仙境,在專業賽事保障與特色文化體驗的雙重加持下,共同完成了一場兼具競技激情與人文溫度的奔跑盛宴。

精英對決見證速度 專業認證彰顯水準
本次賽事緊扣專業賽事標準,設置半程馬拉松(21.0975公里)與歡樂跑(約6.1公里)兩大項目,其中1000余名馬拉松精英選手的同臺競技,成為賽道上最引人矚目的焦點。最終,來自中國的選手劉軍以1小時09分36秒的成績斬獲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中國選手黃雪梅則以1小時16分01秒的成績摘得女子組桂冠,眾多選手均在丹霞賽道上實現個人成績突破。
為確保賽事專業性與公平性,組委會組建了100人的專業裁判團隊,其中國家級、省級裁判占比30%,全程嚴格按照中國田協A1類賽事標準執裁;賽前已完成賽道專業丈量,確保每一公里的距離精準無誤;同時制定并通過安全風險防控、應急處置、醫療救助等多套方案審核,從制度層面為賽事安全兜底?!澳茉贏1類賽事中刷新個人PB,不僅是對自己的肯定,也得益于賽道的專業設計和保障,太驚喜了!”選手袁仲樸賽后難掩興奮。

賽道串聯仙境 服務暖透全程
本次半程馬拉松賽道堪稱“移動的丹霞畫卷”——以龍虎山游客中心為起點,沿途串聯櫻花大道、竹筏碼頭、正一觀等核心景點,跑者在奔跑中既能感受瀘溪河的碧波蕩漾,又能遠眺丹霞峰林的雄奇俊秀,沉浸式體驗道教文化發源地的深厚底蘊。
后勤保障環節更顯貼心溫度:賽道沿線布局10個醫療點,配備專業醫護人員與急救設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10個補給點除提供礦泉水、運動飲料等常規物資外,還特別準備了泡餅、上清豆腐、天師板栗等龍虎山特色小吃,讓跑者在補充能量的同時品味在地風味;150個移動廁所均勻分布在賽道沿線,800名志愿者身著統一服裝,提供引導、補給、物資整理等全流程服務,用微笑與熱情成為賽道上的“溫暖底色”。

趣味元素添彩 文化與運動碰撞
不同于傳統馬拉松的嚴肅氛圍,本次賽事創新性融入多元趣味元素,讓競技與歡樂完美融合。多為角色扮演達人分別化身神仙、《一人之下》動漫角色,身著精致服飾與跑者并肩奔跑,時而互動合影,成為賽道上的“移動風景線”;特別策劃的“楊戩”牽著“二郎神”機器狗領跑環節,更是引發全場歡呼,機器狗靈活的步伐與“楊戩”的國風造型相得益彰,不少跑者特意放慢速度拍照記錄這一創意瞬間。
“帶孩子來參加歡樂跑,本來擔心他堅持不下來,結果看到‘神仙’和機器狗,一路追著跑完全程,還說下次還要來!”來自南昌的家長陳先生笑著說,趣味環節不僅降低了運動門檻,更讓孩子感受到了運動的快樂。

“體育+旅游”再發力 賽事賦能全域發展
作為龍虎山“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標志性賽事,本次A1類半馬不僅是一場點燃激情的體育盛會,更成為激活景區消費市場、帶動全域發展的重要引擎。賽事期間,龍虎山景區的民宿市場率先迎來爆發式增長,眾多跑者為延續賽事體驗、深度感受景區魅力,提前預訂周邊民宿,不少熱門酒店、民宿在賽前一周便已一房難求。從古樸雅致的山間庭院到臨溪而建的特色客棧,各類酒店、民宿憑借貼心的服務與獨特的地域風格,成為跑者賽后放松休憩的首選,部分民宿還推出“跑馬專屬套餐”,包含賽后養生餐、景區導覽服務等,進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居住體驗,大部分民宿入住率達100%,形成“賽事帶火住宿,住宿延伸旅游”的良性循環。
賽后,大量跑者選擇留在龍虎山,開啟“跑馬+旅游”的深度旅程——或乘竹筏漂流瀘溪河,在碧波蕩漾中欣賞兩岸丹霞奇景;或漫步古鎮街巷,品嘗天師豆腐、瀘溪魚等特色美食,實現“奔跑一場,暢游一方”的體驗升級。與此同時,景區全新推出的新版微表演、森系竹筏漂流、漿板漂流互動體驗項目、瀘溪映像旅拍館、道文化高空棧道夜游、新品全素宴等6大特色產品也備受青睞,成為跑者及游客的打卡新熱點,進一步豐富了龍虎山的旅游產品矩陣,讓“體育+旅游”的融合體驗更加立體多元。
龍虎山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A1類半馬的成功舉辦,既是對景區賽事運營能力的肯定,更是以體育為紐帶傳播龍虎山知名度的生動實踐。賽事不僅帶動了民宿、餐飲、旅游產品的消費熱潮,更讓更多人看到了龍虎山在自然景觀與文化體驗上的雙重優勢。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賽事服務,深化‘體育+旅游’融合模式,不斷創新旅游產品,讓更多人在運動中遇見龍虎山的自然之美與文化之韻,推動景區實現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