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菌草技術已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深深扎根并得到廣泛認可。”于16日在福建福州開幕的第二十屆國際菌草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副行政長官彼特·蓋瑞分享了該國28年來推廣菌草技術的經驗和心得。
據彼特·蓋瑞介紹,當地將菌草技術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就語言隔閡、土地權屬爭議、文化認知差異、物流體系混亂等,制訂應對之策,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
當天舉辦的第二十屆國際菌草產業發展研討會,吸引了境內外300余人出席,聚焦“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全球菌草產業發展”這一主題,分享菌草技術在促進國際減貧、增加就業、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及產業發展方面的經驗。
斯里蘭卡農業部副部長馬林達·德瓦亞吉·納馬爾·卡魯納拉特納表示,該國正在籌建“菌草種植者協會”,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啟動菌草項目推廣。“相信中國菌草技術將為斯里蘭卡農業和畜牧業帶來發展機遇。”
菌草技術是從“以草代木”發展起來的中國特有技術,經過40年的持續創新,已形成綜合配套的科學技術體系和產業發展體系,開辟“菌草學”這一新的交叉學科,開創了菌草新型產業。自2017年5月,菌草技術被列為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的優先項目向全球推廣。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可持續發展目標司處長阿姆松·西班達指出,菌草技術作為中國原創的生態農業方案,已為全球多個國家在減貧、糧食安全和生態治理等方面提供有效助力。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趙兵表示,菌草技術的全球推廣是南南合作的典范,通過推動技術本土化,開展農民培訓、科研網絡和政策銜接,與各國需求結合,適配不同的發展方案,為糧食安全、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多維度解決方案。
開幕式上,中國菌草技術發明人、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宣讀了《菌草全球發展合作倡議書》草案。他呼吁,廣大發展中國家將菌草產業納入綠色發展規劃、產業扶貧及改善民生行動計劃,通過發展菌草產業實現經濟增長、生態保護和社會繁榮;倡議成立國際菌草組織,促進菌草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技術共享與產業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