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豐都縣以高素質農民培育賦能農民轉型,通過電商、農機等專業課程破解農產品銷售難題。隨著培訓計劃的推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人正成為鄉村振興的 “生力軍”,讓豐都山貨沿著數字經濟的快車道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今年53歲的蔣佳佑一直從事農業種養殖,傳統模式下,他的農業發展陷入了瓶頸。2024年,學用貫通綜合試點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班的學習成為他事業的 “轉折點”。課堂上,他全神貫注地聽授課老師的講解,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直播話術、數據分析等新知識,系統地學習為蔣佳佑打開了數字化農業的大門。
許明寺鎮古家山村村民蔣佳佑:“這次收獲可大了,之前我們是有好產品找不到顧客,顧客想吃好產品找不到我們,通過這次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的培訓,我們知道了如何去表達。”
培訓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思維的革新。蔣佳佑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他在種養循環農業的基礎上,融入直播間元素新建了多個展廳,新的直播帶貨模式,讓他的產品和豐都山貨迅速打開市場。從傳統農場主到電商新農人,蔣佳佑的蛻變印證了學習的力量,也為更多農民轉型樹立了榜樣。
“之前我們的客戶只是村里和鄰村,產品走不出去,現在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培訓后,加上電商這個工具,現在不僅走出了我們縣,全國很多省市都已經有我們的顧客。”村民蔣佳佑說。
據豐都縣農業農村委介紹,今年,豐都縣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培訓472人,目前已培訓11期319人。接下來,豐都縣將結合水稻、農機、電商等內容對133名學員進行專業培訓,并將持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綜合試點培訓100 人, 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記者 劉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