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伏天,進入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貼三伏貼、曬背,也成為了許多市民的首選養生方式。他們表示:“曬背是一種冬病夏治的方式,具有祛濕養陽的效果,可以讓體內的伏邪排出體外,不僅能驅寒保暖,還能緩解抑郁、改善體質”。
炎炎夏日,甚至有地區出現43℃的超高溫,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專家提醒,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下曬背,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可能面臨挑戰,誘發器官損傷。
過度曬背恐致腎臟受損
【資料圖】
據媒體報道,近日,浙江一名女子就因連續曬背9天,出現高燒40℃、精神萎靡、呼吸困難等癥狀,緊急送醫后被確診為急性腎衰竭。
“曬背與腎衰竭確實存在一定關聯。”長沙市第三醫院腎病內科主任陳莉介紹,高溫天氣,人體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腎臟作為調節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平衡的重要器官,其工作量顯著增加。有研究也表明,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人容易水電解質失衡,腎病患者短期內血肌酐水平會明顯上升,提示腎功能惡化。
“特別是對于腎功能已經受損的患者來說,這種額外的負荷可能加劇腎臟的損傷,甚至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陳莉說。
此外,曬背還可能誘發“醬油尿”,也就是橫紋肌溶解,這也是腎臟受損的一種疾病表現。陳莉介紹,在暴曬的情況下,人體體溫調節失衡,可能出現高熱狀態,甚至熱射病。高溫會對橫紋肌細胞造成損害,影響細胞膜的穩定性,導致細胞內的物質如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釋放入血,從而引發橫紋肌溶解。
對于這樣的病人,要迅速物理降溫以停止高溫對機體的損害,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補充液體以恢復有效循序容量以保護內臟功能。如果病情嚴重,還可能需要進行血液凈化治療。
這些人群不建議曬背
“曬背三天瘦六斤?”除了曬背養生外,互聯網近期也流傳起“曬背減肥”的說法。“這屬于很夸張的說法。”科學視角下,陳莉總結了曬背可能存在這些益處:
溫陽祛寒,通經活絡:陽光中的紅外線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寒凝氣滯引起的肩背酸痛、腰背不適或有緩解作用。
調節免疫系統:適度日曬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對免疫調節和骨骼健康(尤其秋冬季節的中老年人)至關重要。
改善情緒與睡眠:日曬有助于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改善情緒),并調節褪黑素分泌(改善睡眠節律)。
但利用曬背調養身體的同時,也要注意曬背的時間、時長等關鍵問題。陳莉介紹,一般建議曬背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通常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優選上午9點前或下午4點后;每次建議10-20分鐘,避免曬傷;虛熱體質、陰虛火旺者、濕熱體質者不宜曬背。另外,患有紅斑狼瘡、光敏性皮膚病、皮膚癌史或某些腫瘤患者也應嚴格避免陽光直射。
陳莉強調,曬背作為一種順應自然、借助陽光溫煦之力的養生方法,在中醫理論上可找到部分支持,尤其適用于寒性體質或陽氣不足者,在科學指導下適度進行,或有裨益。但前提是“個體辨證+科學適度+安全第一”。
記者梅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