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TV-華龍網訊(曹妤)7月27日,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迎來開通運營“滿月”。一個月來,新線帶動了鐵路沿線及長途客流增長,日均到發旅客超4.3萬人次。其中,重慶至長沙及沿線日均到發超2.8萬人次,成都至長沙及沿線日均到發超1.1萬人次。
作為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線路不僅是貫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與長株潭城市群間的高速走廊,更終結了渝東南不通高鐵的歷史。這條躍動的交通動脈,既是便捷通達的民生線,也是串聯產業活力的經濟線、勾勒山水畫卷的風景線、承載民俗風情的文化線,為沿線經濟社會與文旅發展注入了躍動的脈搏。
【資料圖】
鋼鐵動脈破壁
渝東南融入“1小時經濟圈”
該段高鐵的開通,將黔江區與重慶中心城區的時空距離大幅壓縮至1小時左右,以黔江為中心,形成“1小時到重慶、3個多小時到成都、3個多小時到長沙”的高效交通圈。不僅大幅壓縮時空,拉近長江中上游城市群距離,更強力驅動渝東南城鎮群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效鏈接長株潭、海西經濟區,為區域“走出去”與“引進來”打通了貫通內外的活力通道。
為全力保障旅客順暢出行,鐵路部門聚焦提升出行體驗,多措并舉確保旅客不僅“走得了”,更能“走得好”。通過動態實施“一日一圖”精準匹配運力需求,在關鍵站點增派力量加強引導確保秩序井然,志愿服務隊主動靠前提供“一站式”咨詢幫扶,從流程優化和特色服務維度打造高效暖心的出行環境。此外,重慶東站巨型玻璃穹頂引入自然光,配合高效集成空調系統,營造出明亮舒適的候車空間;彭水、武隆等站創新啟用重點旅客可視對講系統實現精準服務,并配備雙向直進式安檢通道顯著提升通行效率。這些從細微處著眼的硬軟件升級與貼心舉措,共同為旅客鋪就了一條便捷無憂、溫暖舒心的出行之路。
時空距離壓縮
讓資源要素流動愈發順暢
飛馳的高鐵,不僅串聯起散落的非遺明珠,托舉起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愿景,更深刻改變著沿線人民的生活,為少數民族地區鋪就了一條通往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
時空距離的壓縮,讓資源要素流動愈發順暢。重慶市南川區大觀鎮蔬菜智慧工廠里,三色番茄、絲瓜等特色農產品正借高鐵東風拓寬銷路。“高鐵通了,中心城區來考察的農企明顯多了。”工廠負責人感慨。作為重慶市首批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區,南川區正以特色農業為基,大力發展“農業+旅游”,重點培育周末經濟、研學體驗經濟,一條依托高鐵的“經濟走廊”加速成型。
武隆羊角豆干、黔江雞雜、彭水苕粉等承載著鄉愁的地道風味,也乘著高鐵香飄四方。
“高鐵通車后,店里生意明顯更火了,傍晚常坐滿客人。”黔江區正陽新城美食街,經營黔江雞雜店的鄧女士笑著說。作為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黔江雞雜以麻辣鮮香的風味和傳統工藝享譽全國,高鐵開通后,專程來嘗鮮的游客更添熱度,讓這道“舌尖美味”成為帶動消費、促進就業的富民產業。2025年,黔江雞雜全產業鏈價值預計突破10億元,羊肚菌年產值超1億元,深加工產品持續提升附加值,共富圖景越繪越實。
產業協同的“加速鍵”同樣惠及民生。黔江已形成20萬噸玻纖、20萬噸再生鋁、20萬噸合金的強勁產能,不僅成為區域產業高地,更創造了大量優質就業崗位,作為川渝鋁產業鏈協同重點區縣和全市玻纖基地,跨區域產業協作的活力持續釋放。
文旅融合破圈
沿線“高鐵+文旅”舉措密集落地
新線的開通,不僅高效串聯起沿線豐富的旅游資源,更為暑期游客增添了新的出行選擇,成為不少人青睞的出游打卡路線。
這條鋼鐵巨龍串聯起2處世界自然遺產、2個5A級及6處4A級景區,讓阿依河、蚩尤九黎城、烏江畫廊等優質資源,與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等世界自然遺產形成聯動。“朝發夕至”的便捷,不僅讓“1小時旅游圈”成為現實,更推動渝東南躍升為文旅開放的“前沿陣地”。
為承接高鐵帶來的旅游熱潮,沿線“高鐵+文旅”舉措密集落地,成效顯著。南川、武隆、黔江等地成為周末游、親子游、畢業游的熱門選擇。各地紛紛推出優惠:旅客憑南川、水江站15日內高鐵票,可享金佛山、神龍峽景區免門票;彭水縣推出“跟著高鐵游彭水”系列活動,含10條精品線路,憑高鐵票可免門票游覽距高鐵站僅8分鐘車程的蚩尤九黎城;武隆推出155元高鐵Pass卡,涵蓋仙女山、龍水峽地縫等五大核心景區(含自然奇觀、休閑度假等場景),還針對中高考畢業生及網紅博主免票,有效帶動周邊產業增收。特色線路方面,“城景通”服務串聯濯水風雨廊橋與武隆天生三橋,打造“遠古生物+非遺”特色環線,豐富游客體驗。
“高鐵通車后,重慶中心城區到武隆最快只要約40分鐘,目前,高鐵Pass卡已售出1567張,‘一卡在手,暢游武隆’的便利,讓游客能輕松解鎖從山地探險到草原休憩的多樣玩法,為多元化旅游體驗注入了強勁新動能。”武隆旅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董亞千介紹。
為保障出行順暢,鐵路部門實施“一日一圖”、加開列車等措施,精準匹配暑運需求;與地方聯動暢通“最后一公里”——武隆南站開通直達城區及核心景區的公交專線,實現“下高鐵即達景區”,無論是探秘天生三橋喀斯特地貌,還是體驗仙女山草原風情,都能無縫銜接。
此外,高鐵效應持續釋放,渝東南“快旅慢游”新格局加速形成。彭水蚩尤九黎城通過非遺展演、燈光秀等活動提升體驗,九黎大酒店住宿率增長20%;武隆歸原小鎮“深秋里”民宿每日往返高鐵站接送客人,客流顯著增加。
這條躍動于巴山渝水間的高鐵,正以強大輻射力為渝東南輸送發展動能、點燃致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