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了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保證商戶、消費者、外賣騎手等多方利益,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約談了外賣大戰相關平臺企業,并對網絡交易平臺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傭金等收費行為進行規范。“降溫”的“外賣大戰”給行業帶來哪些啟示?資本主導下的燒錢競賽,又是否還會重演呢?
專家表示,外賣大戰的實質是資本驅動下的“以燒錢換市場”為特征的“內卷式”博弈,其本身就是“不可持續陷阱”。從消費者角度而言,短期內能享受外賣大戰帶來的低價福利,收獲“薅羊毛”的快樂感,但長期看,商家為壓縮成本,可能降低食材品質、縮減包裝成本,甚至通過“幽靈廚房”提供低質餐品,導致食品安全風險上升。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 副教授 袁亮:提高補貼塑造的“低價依賴癥”會使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當未來補貼退坡、價格回升的時候,消費者消費意愿和消費感知將受到影響。
從騎手角度而言,訂單暴漲、商家出餐變慢,配送效率降低、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同步加劇。而商家迫于經營壓力,放棄品牌建設,轉而聚焦低價策略,則會致使市場同質化加劇。
專家建議,良好的市場生態應該讓消費者獲得合理價格下的優質服務,讓商家獲得公平的經營環境,讓平臺獲得可持續的發展空間?!巴赓u大戰”應從“卷價格”向“卷價值”“卷服務”轉變。唯有共建共享、規范有序的平臺生態,才能為中國餐飲產業和數字經濟發展注入真正可持續的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