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高溫天氣空調、風扇成為散熱“標配”,但面癱也因頻繁受涼悄悄潛伏。當面部神經受風寒侵襲或血液循環受阻,便可能出現口眼歪斜、表情僵硬等癥狀。做好以下防護,才能在享受清涼的同時遠離面癱困擾。
避涼風:給面部“撐起保護傘”:空調溫度宜設26℃以上,避免出風口直對面部;出汗后毛孔張開時,勿立即站在風扇前猛吹,可先擦干汗液稍作休息。乘車時關閉迎面車窗,夜間睡眠避開窗邊風口,尤其避免單側面部長期受涼。中醫認為,風寒趁虛而入易阻滯經絡,而夏季貪涼正是面癱的重要誘因。
護陽氣:頭部保暖不可少:別因貪涼忽略頭部防護從,室外高溫進入空調房時,可用薄披肩護住后頸;游泳后及時吹干頭發,避免濕發被風吹;晨起或夜間外出遇風時,戴透氣薄帽保護頭部。后頸的風池穴是風邪入侵的“通道”,護住此處能減少面神經受刺激的風險。
強體質:作息飲食雙管齊下,熬夜會讓免疫力“打折”,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飲食上多吃豆類、瘦肉、西蘭花等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這類營養素是神經細胞的“修復劑”;每天喝1500-2000毫升溫水,防止脫水導致血液黏稠。此外,用40℃左右溫毛巾敷面10分鐘,能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增強神經耐受力。
勤鍛煉:面部肌肉“動起來”:每天做2次面部訓練:皺眉、閉眼、鼓腮、撅嘴各堅持5秒,重復10次,可增強神經對肌肉的調控力。若發現眼瞼頻繁跳動、單側面部麻木等征兆,立即用溫熱毛巾敷面并就醫,早期通過針灸、理療等干預能顯著提升恢復效果。
高溫天氣防面癱,關鍵在“忌貪涼、強體質、早干預”。從關小空調風速、擦干頭發這些細節做起,才能讓面部神經保持“活力在線”。
文/滇池院區內科卒中中心共用護理單元
施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