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天天觀點:植樹造林、治理石漠化,云南西疇——石山這樣成綠海(美麗中國·小城看生態③)

    2023-05-31 11:36:14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西疇縣興街鎮三光片區。


    【資料圖】

    李光聰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曾經石漠化嚴重、土壤貧瘠、自然環境惡劣,人們生活艱難。1985年,西疇縣提出“用30年時間綠化西疇大地”。經過30余年的綠化,石漠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通過發展綠色產業,西疇實現綠富美的結合,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滋味。

    99.9%的面積是山區,75.4%的土地石漠化,人均耕地不足0.78畝……上世紀80年代,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曾被國外專家認為“基本喪失人類生活條件”。1985年,西疇縣提出“用30年時間綠化西疇大地”。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30余年的綠化,讓昔日石山成為今朝綠海。

    填土造地,轉變生產生活方式,保護植被

    “遠望石山不見樹,走進石山一窩土”,曾經的摸石谷,種糧只能東一棵西一簇?!皠e處種玉米,是連片機械化;咱種玉米論窩,窩里的土還得從別處拉!”說起以前的摸石谷,西疇縣蚌谷鄉木者村老支書劉登榮直說“苦”。

    年年缺糧年年借,新當選村支書,劉登榮坦言自己是被逼“炸石造地”。

    一開始,有人質疑:“幾輩人都沒干過的事,咱們就能干成?”劉登榮說得硬氣:“不干咋知道成不成?這樣下去肯定不成!”別人不愿意干,前任支書王廷位說自己愿意帶這個頭。1990年12月3日,摸石谷炸響了第一炮。兩周時間,石頭炸完再填土,黨員干部炸出了試驗田。

    村民看到新地模樣,紛紛加入炸石造地隊伍,硬是炸裂了摸石谷的石頭,300多名群眾大干100多天,終于從石旮旯里硬摳出了360畝“保土、保水、保肥”的“三?!迸_地。

    第二年,木者村迎來大豐收。從那時起,西疇縣不少緩坡開始炸石造地,終于走出了“破壞植被、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

    苦熬不如苦干,西疇人將炸石造地的勁頭用到了修路上:肖家塘村,一村四戶,一戶一人,6年鑿出5公里的進村路;巖頭村,14人揮著鐵錘打、拿著鏨子敲,敲出1公里的進村路……

    道路修通后,各村組織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減少對土地的索取、對山林的破壞。

    “以前孩子從早到晚滿山跑,就為了一擔柴?!眲⒌菢s說,除了墾荒,砍柴生火同樣破壞植被,喬木砍成了灌木,灌木砍沒了撿木疙瘩,那時全村除了村頭房后幾棵樹,幾乎再也找不到高大喬木。

    為了改變這個狀況,村里先建沼氣池,后又通了電。做飯不再靠燒柴,也就沒人再去山上砍柴。石山封山育林、土山植樹造林、緩坡改種保土的果樹等經濟作物……“綠化靠的不僅是植樹,更是生產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蓖h方綿延的綠海,西疇縣委書記黃明勇說:“解決了溫飽,西疇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更加環保?!?/p>

    產業綠色化和綠色產業化協同推進

    生態優先之后,如何實現綠色發展?“山頂戴帽子、山腰系帶子、山腳搭臺子、平地鋪毯子、入戶建池子、村莊移位子”的治理模式,讓西疇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30年前,因為“樹木砍光、水土流光”,西疇縣東南部54個村民小組生態環境惡劣。如今,這里的50平方公里土地滿目蒼翠,上千畝連片種植的獼猴桃,讓這片土地畝產值翻了好幾番。

    2016年,西疇引進文山浩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流轉片區群眾土地5000余畝,發展獼猴桃產業。

    “公司也是從零開始,一開始試種了20多個品種,最終留了7個長勢好、產量高、市場認可的品種推廣?!惫究偨浝黻惖菢湔f,西疇大部分地區土薄,但幾乎沒用過化肥農藥,為綠色種植提供了良好基礎。殺蟲主要靠除蟲燈、粘蠅板,幸好封山育林后鳥多,幫著控制蟲害;林下種植苜蓿,固氮肥田。

    如今,獼猴桃藤蔓覆蓋的上千畝土地,再也不用擔心雨水沖刷。

    同樣因綠而富的,還有興街鎮江龍村。以前的江龍村,因為植被破壞,旱季泉水干涸,雨季雨水倒灌。為了改善生存環境、帶領群眾致富,村干部劉超仁帶領群眾封山育林,山下改種橘子樹。

    可當時的動員會上,除了大多數人的沉默,劉超仁聽到的是一堆質疑:“本來地就少,橘子能吃飽?村里路不好,橘子咋賣掉?”照例是黨員帶頭、典型示范,8戶黨員干部試種20畝柑橘,2006年掛果,果大汁甜,賣了好價錢。于是,不用動員,村民跟著改種。時至今日,全村50多戶果農年收入達百萬元。

    臺地種糧、陡坡種樹。在香坪山,文山金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永生從林下挖出一棵小苗,跟記者介紹:“這是金線蓮,1公斤干品市場價6000元。金線蓮全株可售賣,半年可采收,為啥還這么貴?——別處只能種在大棚里,西疇的林子就是天然大棚,30多年積累的腐殖土,讓咱這金線蓮葉片都泛著光!”

    提質增效,探索綠富美結合

    西疇國家石漠公園、香坪山景區……每逢周末和節假日,西疇各個景區人潮涌動。荒山變綠,游客看綠,美成為西疇新的生產力。

    看群山起伏,品特色美食,國家石漠公園成為不少人的旅游目的地?!坝慰投?,20多畝大棚的草莓都不夠摘?!北贾土?,村民張貴相在國家石漠公園附近租賃土地種起了草莓。

    盡管森林覆蓋率已經過半,可西疇縣依然年年植樹?!耙郧熬G化重量,以后綠化重點是提質。”西疇縣林草局局長艾永健表示,一方面要通過綠化保護華蓋木等珍稀瀕危樹種,另一方面要通過在庭院種植經濟作物實現綠富美的結合。

    不過,將珍稀瀕危樹種作為綠化苗木并不容易。為了育苗,小橋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法斗管護站站長李友彬年年上山,請人攀上二三十米高的華蓋木采種?!安上聛硪M快去皮、沖洗,避免種子腐爛;還要經過一個冬天的沙藏,來年才能播種。”李友彬說,華蓋木野外幾乎沒有幼樹,而通過人工育苗,種苗成活率能到七八成。

    “不僅要溫飽,還要環保;不僅要生存,還要好生態;不僅要小康,還要健康?!秉S明勇說,以前群眾吃不飽肚子,美不美沒人在乎;今天群眾吃穿不愁,美麗成為群眾的新需求。

    蚌谷鄉黨委書記項冬梅前不久動員水頭村的群眾拆掉了自家院墻:地不硬化,鋪石為路;泉水入院,潺潺繞亭。村民白興剛說:“拆了圍墻,大家比著搞綠化美化,庭院似公園,住著舒坦,還能為鄉村旅游吸引客源。”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31日 15 版)

    標簽: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毛片不卡av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色77777|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