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ouw02"></ul>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環球快播報】“江入大荒流”:李白五言律詩《渡荊門送別》的獨特賞析

    2022-12-06 09:39:05來源:互聯網  

    李白其人,無需多言。“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而且李白的卓越才思是從青年時期就開始,一直伴隨著他的一生。他不像很多詩人,要經過歲月的磨礪,文風逐漸沉淀,成為大家。他一出手即高峰,至死依舊豪情不減,睥睨天下。

    不過李白的精品詩歌,至今一千多年,已經被分析盡了。我們要來賞析,那就要找出一條不同的路子來,否則的話去網上抄抄就好了,費盡情思卻寫出一樣的東西來,何苦來哉?

    昨天賞析了王績的《野望》,分析了五言律詩最早作品在沒有規則下的自然產生,忽然想到了一條思路。然后再仔細讀李白的《渡荊門送別》,發現確實草蛇灰線,脈絡暗合,也就有了下筆寫這首詩賞析文章的角度。


    (資料圖)

    眾所周知李白的古風成就最高,而格律詩中則以七絕成就最高,五律也不錯。相對而言,七律就比杜甫要遜色些,排律就更不要講了。而我們今天來賞析李白、杜甫的作品,實際上是把古風和格律詩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來考察他們的思緒、意境。李白文思縱橫天地,是以稱仙,杜甫則至備圓滿,是以稱圣。

    最常見的說法就是李白不喜歡格律,認為格律限制了他的表達,也因為如此李白作品被當下不守格律的人奉為圭臬,時不時抬出來對格律派表示鄙薄和反對,也確實震懾了不少人。畢竟李白詩仙的名頭太大,很多人也不知道就里,無從反對,只有唯唯諾諾。

    不過這全是扯蛋。

    李白的個性確實是放蕩不羈,但是他的詩文看似隨意,其實規制嚴謹。他的行文飄忽不定,實際上師從莊子、屈原、謝朓、庾信、鮑照,處處都可以看出師從名門。為什么我們對他的文風喜歡用汪洋恣肆,浪漫不羈的評價?你不看看他的偶像都是哪些?

    為什么他的格律詩成就不高?這與他的個性有一定關系,但是與他所處的時代關系更大。

    有很多人說,李白、杜甫不是一個時期的人嗎?

    是的,李白、杜甫、王維都是一個時期的人,都經歷了盛唐飛歌、安史之亂,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性格讓大唐詩歌三甲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但是,李白、王維是同生同死(年份)之人,而杜甫小了他們十一歲。這十一年,正是一個蒙童受學成長的關鍵時期,所謂十年寒窗,苦讀成學。

    格律詩規則在這十一年中飛快普及,并成為科舉制式以及蒙學教育。也就是說,李白、王維接受的是初期格律教育——701年出生,武周時期剛剛結束,格律規則也才剛剛成型,而規則中較早在詩人中形成共識的“相替”、“相對”的應用,是李白、王維都學習并遵守的。而相對形成較晚的“相粘”規則就沒有那么普及,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王維的作品中很多“折腰體”的緣故,而李白和王昌齡作為七絕的主要推動人,在“相粘”上是更加喜歡的,所以“折腰體”不多。而到了杜甫讀書學習的年紀,各種格律規則都更加成熟,這也是為什么只有他才能成為集格律大成的詩圣。

    從個人才華來說,李白、杜甫、王維都是頂尖好手,是時代代溝讓李、王二人無法成為“詩圣”,是仕途際遇讓李、杜二人無法成為“詩佛”,是個人性格讓杜、王二人無法成為“詩仙”。

    這和《渡荊門送別》有什么關系?和王績的《野望》又有什么關系?

    王績的《野望》大概在640年左右寫成,是最早的五言律詩。這也說明一點,五言律詩格式的形成要遠早于五絕、七絕、七律、排律這些格律詩格式。李白在推動七絕、杜甫在推動七律的時候,五律早已經成熟得不能再完備了。哪怕是不愛好格律的李白,五律也是一種精通的體裁。或者這么說,五律算是打通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媒介,而精通古體詩的李白,對這種后來被定為近體詩的五律,也是個中高手。

    我們都知道李白歌行體、七絕、五律寫得好,卻不知道為什么,現在知道原因了吧?

    因為五律對于他來說,就是古風。

    李白的五律并沒有遵守后來杜甫、岑參時期律詩的普遍文法,就是到如今舊體詩人還在遵守的“起承轉合”。這并不是因為韓愈對文法的散文化,也不是李商隱對文法的朦朧化,李白的五律文法,上承南北朝,而最直接的,就是上承王績。

    王績的《野望》前面有專門分析,我們看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和《野望》在哪些方面有傳承。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首詩實際上并不是送誰的時候寫的,而是李白二十六歲出蜀時有感而作,也就是送別自己的意思。尾聯也有交代“萬里送行舟”,所以去掉“送別”二字,就叫《渡荊門》也是可以的。

    起句仄起仄收,是一首仄起不入韻,押平水韻“十一尤”的五言律詩。這首詩是嚴格合律的,僅有第七句“仍憐故鄉水”是“平平仄平仄”,這是“平平平仄仄”的變格,即“鯉魚翻波”,是極其常見的變格,不是出律,如王勃的“無為在歧路”等等,都是這種現象。

    平仄另有專欄講解,這里就不細談。我們知道它嚴格合律就行。

    頷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頸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嚴格對仗,符合律詩中二聯對仗的要求。

    所以這首五言律詩是嚴格遵守格律要求的。

    我們來看內容。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首聯交代地點、事由。

    我乘舟渡江到了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頷聯就進入荊門外的景色描寫。這兩句是千古名句,和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可以一較長短。個人很懷疑杜甫是在化用李白的這兩句詩,他在寫《旅夜書懷》之時,前后雖然相差幾十年,但是以他對李白的崇拜,看到相似的情景,想起偶像的兩句詩來并化用成自己的句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當然,平心而論,杜甫的詩句感覺更好,有星、有月、有平野廣闊,大江涌動,和李白遠眺山川、大江的感覺還是有差異的。但是兩者抒發的感情是相似的,所謂英雄相惜,和而不同,都是好句。

    山隨著低平原野的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頸聯依然在寫景,不過就綜合了時間段,并非完全是眼下的實景,有晚上,有白天。晚上是看不到“云生結海樓”的。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云層堆積幻化出海市蜃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尾聯運用擬人手法,把故鄉流過來的水擬人,不遠萬里為我送別,其實正反映了李白對故鄉的不舍,抒發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不同于后來的律詩文法結構“起承轉合”中頸聯的轉折重要性,《渡荊門送別》在頸聯沒有轉折,而是和頷聯一樣的進行景色描寫。它是采取了“起承承結”的結構,首聯起興,中二聯進行景色鋪陳,尾聯發感嘆抒情。

    這和后來的寫法是有區別的,這種寫法從哪兒來呢?從五柳先生那里來,陶淵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對“采菊東籬下”、“飛鳥相與還”的感嘆總結,這是魏晉玄言詩留下的總結性小尾巴。這種特色直到謝朓才有所改變,詩最后一聯不再總結陳詞,而是留給讀者自己去感悟。進入唐詩后,這類作者感嘆的尾巴就完全沒有了,但是初唐的五律還是保持了這種首聯起興,中二聯寫景,尾聯抒情的結構。

    個中代表就是五律第一篇,王績的《野望》,因為前面有文章詳細分析過,這里就不再重復,只把詩列出來,大家感受一下結構: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結構非常明顯。這種結構其實是可以精簡去除中二聯的,成為一首五絕: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對詩歌要表達的意思有沒有影響?非常小。同理,《渡荊門送別》也可以這么處理: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意并沒有改變。這就是南北朝后,初唐律詩的特色。這種寫作結構是一脈相承的,到后來“起承轉合”成為定式,同樣有一些律詩可以拿掉中二聯。隨著韓愈、李商隱等人對文法的創新,結構慢慢復雜,每一聯都不可或缺,有些律詩就不能這么處理,但是在早期的五律,基本上是可以用這種方法快速理解詩人創作意圖的。

    中二聯是用來豐富詩的內容,讓詩看起來更加文采飛揚。

    這中間就不僅僅涉及到格律的規范,更多是文法的慢慢改變。

    標簽: 詩詞品鑒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相關詞

    推薦閱讀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爆乳成av人在线视菜奈实|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中文字幕亚洲天堂|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网站|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99亚洲精品卡2卡三卡4卡2卡|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