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澎湃新聞記者 李瀟瀟
近日,一篇題為《女律師十年體檢未有“患癌風險”預警,確診已是腎癌晚期》的報道引發關注。報道稱,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進行體檢,從未檢查出患癌風險,卻在2024年被確診為“透明細胞型腎細胞癌”。這位律師認為,愛康國賓存在漏檢、誤檢問題,并質疑愛康國賓的體檢是“假體檢”。
7月30日,愛康國賓舉辦媒體說明會,針對此前與張曉玲的體檢糾紛,愛康集團資深副總裁周曉江宣布,已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對于愛康的起訴,張曉玲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歡迎起訴,期待起訴。
在說明會前一天,張曉玲通過微博發布了揭露愛康國賓“北京媒體見面會”10個謊言,稱自己不出意外地被排除出邀請名單之列。此外,自己還將征集20名關于體檢行業漏診、誤診行為的維權律師團隊,并向全國征集1萬名愛康國賓體檢受害人的典型案例,正式發起公益訴訟,推動中國體檢醫療行業的立法完善。
在此次說明會上,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生病不應該成為肆意詆毀,甚至造謠中傷愛康的理由。張黎剛稱,張女士把個人沒有及時跟進復查的責任,轉變為對愛康系統性的詆毀和攻擊,這傷害的不僅僅是愛康,更是對中國整個體檢行業賴以生存的信任根基的嚴重傷害。
張黎剛還提到,體檢還不能預測所有的癌癥,也無法取代專科醫生來看病,體檢的意義在于通過科學的檢查項目,幫助其發現身體可能的警報信號,然后給出進一步診斷的建議,及時去找??漆t生做更為深入的檢查。
在說明會之前,愛康集團曾就此次體檢風波發過兩次聲明。7月17日的聲明稱,愛康的體檢報告會真實記錄當時的檢查結果,對于是什么原因導致沒有檢測到,愛康會請第三方權威機構以及專家來進行論證分析,最終以第三方權威機構以及專家建議為準。如果出現愛康有責,愛康集團一定會承擔責任,絕不會逃避。7月18日的聲明強調,確認愛康對張女士的腎臟檢查不存在瑕疵,報告結論與腎臟超聲檢查實際情況一致,不存在對于腎臟檢查漏診或誤診情況,進一步確認愛康無責。愛康愿意接受第三方權威機構的鑒定,并為此承擔一切責任和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