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點位:銅梁區少云鎮1000千伏特高壓巴岳站
蹲點記者:崔曜
【資料圖】
“核對當前狀態為熱備用狀態,選擇目標狀態為運行狀態,生成操作任務。”
“操作任務正確,操作條件滿足,打印操作票?!?/p>
“點擊預演按鈕。”
……
8月25日上午10點,位于銅梁區少云鎮的1000千伏特高壓巴岳站(以下簡稱巴岳站)主控室內,監護人余甜甜與操作人劉珅誠多次核對雙重名稱無誤后,啟動“一鍵順控”任務,余甜甜發出確認及執行指令。
隨著設備場內一聲輕響,監控主機操控的相應設備隨之從熱備用轉為運行狀態。
曾經,巴岳站的倒閘操作需要操作人員和監護人員不斷重復發令、復誦、操作、現場檢查等繁瑣步驟?!耙酝僮鞑粌H耗時耗力,還對人員的專注力和體力有著較高要求。”巴岳站站長徐波說,現在有了“一鍵順控”系統,操作人員可以提前將典型操作編制成操作模塊,使用時僅需根據任務名稱調用對應的模塊。目前,巴岳站70項倒閘操作實現全流程數字化,較人工操作效率提升6倍以上。
打開巴岳站數字特高壓平臺,記者看到,對前段時間經歷的雷雨天氣,平臺詳細記錄了避雷器動作情況、全電流數值等信息。
“使用數字特高壓平臺的球機跟蹤功能,能夠直接遠程巡視設備雷雨后運行情況;利用數字特高壓平臺報表功能,可以自動生成避雷器全電流、動作次數報表,供運維人員開展數據比對分析。”在值班運維人員鄒鈴尉的操作下,屏幕上出現了根據真實站內環境三維建模的“迷你變電站”,設備臺賬信息、實時運行數據、檢修歷史和缺陷數據等信息在屏幕上依次展開。
“設備發熱位置較高,建議飛一臺無人機檢查核實一下?!鄙衔?1點左右,運維人員黃艦衛發現3號主變壓器500千伏側門型構架的V型絕緣子拉線紅外測溫數據較高。2分鐘后,一架黑色的無人機穩穩懸停側門型構架的上方,利用可見光和紅外檢測設備對發熱點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將監測數據實時傳回主控室。
“經檢查,設備無異常狀況,但需要持續關注運行狀態?!秉S艦衛仔細核查監測數據后作了匯報,并將無人機召回機巢。
“巴岳站有主變壓器7臺、高壓并聯電抗器4臺(備用相1臺)及相關二次設備400余臺……要想實時精準掌握運行狀態,僅靠人力遠遠不夠?!毙觳ㄕf,目前,智能聯合巡視系統已實現部分替代人工作業,已累計完成208次智能巡視,節約工時超1200小時,構建起“人機協同”智能巡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