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丨神十九乘組出艙刷新紀錄 天上地下共筑太空家園|焦點短訊
2025年7月9日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
在北京航天城舉行
(相關資料圖)
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
返回兩個多月后
首次面向媒體與公眾正式公開亮相
分享了183天太空駐留的經歷與感悟
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
他們講述了更多細節
蔡旭哲:從12年到22個月
指令長蔡旭哲時隔僅22個月重返天宮,刷新了我國航天員重返太空用時最短紀錄。
蔡旭哲用“太熟悉了”來描述“再來一次”的心情。
“一回到空間站的核心艙,我感覺好像昨天剛走,今天又回來了。”
“很快,但是既熟悉又陌生。”
上一次,蔡旭哲執行神舟十四號任務。這次神舟十九號人物,他要帶著兩個90后一起執行任務。
面對這個轉變,蔡旭哲表示,從“別人帶我飛”到“我帶別人飛”感觸不一樣,除了要保證自己飛好,更要帶著團隊、乘組。
“要把這個任務完成得漂亮。這個就是指令長的責任,我覺得更重。”
兩次飛行任務,蔡旭哲累計完成5次出艙活動,成為目前我國在艙外執行任務次數最多的航天員之一。神舟十九號返回后,首次披露了此次任務里的一次意外情況。在進行第一次出艙活動前,乘組臨時接到一項任務,前期一次貨物出艙安裝時,載荷適配器意外卡滯,需要航天員出艙處置。
記者:這個卡滯是怎么回事?
蔡旭哲:它是在貨物出艙的載荷適配器,適配器外面應該有兩道鎖,通過機械臂自動解鎖,正常兩道鎖都可以解鎖,但是有一道鎖當時推斷沒有解開。這就造成了解鎖解了一半,另外一半還在艙壁上卡著。需要用一個臨時的工具,把鎖撥開,相當于人工解鎖。
在天地密切配合下,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成功處置了艙外載荷適配器意外卡滯問題。首次出艙活動9小時,不僅再次刷新了我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也創造了單次出艙時長世界紀錄。
記者:這么長的時間說明什么問題呢?
蔡旭哲:我覺得一是說明航天服工作的可靠性,另外是說明我們是有能力的,在九小時之內工作是沒問題的,還證明了我們載人航天科技的成熟與自信。
宋令東:兩萬米以上
宋令東是神舟十九號乘組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也是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90后”航天員。
對于“分工”,宋令東說對自己定位就是“多干一些”。
但其實“在實際執行的時候,我們三個配合得特別好。大家都搶著干,沒有人去抱怨,更沒有人去偷懶。”
2024年10月30日凌晨的出征儀式,神舟十九號乘組陣容中,首次出現“90后”的身影,“神舟家族”的“飛天”接力棒從“60后”“70后”“80后”手中傳承到了“90后”一代。
宋令東:我們在問天閣出征的時候,看到那么多人在給我們送行,我覺得太神圣又太沉重了。從小我聽見國歌或者是看升國旗,都會特別地激動。小時候看《地道戰》等老電影的時候,我都會哭得稀里嘩啦。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我參加招飛體檢第一次來北京,同學在北京問我想去哪逛逛,我說我哪也不去,我就去天安門,我要看升旗。我在長安街待了一晚上,從國旗護衛隊出來到國旗升到最高點,我全程都在哭。
記者:為什么?
宋令東:不知道,我當時就想要能當個兵多好,我覺得我很幸運。
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號乘組進行第三次出艙活動,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19次出艙活動,這次出艙任務具有出艙設備多、設備尺寸大、安裝點位多的特點。其中一個L形操作臺,高度超過兩米,這樣的大家伙,一旦在傳遞過程中發散到錯誤的方向,讓其重回正軌就需要很多額外的時間,同時,也增加了碰撞的危險。
宋令東:我就在艙里利用準備時間反反復復地想,這個動作非常考驗對設備的把控能力,包括對姿態的掌握。我感覺就像是第一次抱我兒子一樣。
記者:輕了不是,重了不是。
宋令東:對,也不敢撒手,一點一點地哄著把它哄出來,就控制在這個姿態。
在遠離地球的中國空間站里,除了三名航天員,還存在另一種生命。2024年11月,果蠅實驗樣本搭載天舟八號升空,開啟名為“空間亞磁果蠅生物效應及分子機制”的實驗,主要由宋令東操作。
記者:它運上來的時候,這個生命是什么樣子?
宋令東:很活躍,很鮮活。
記者:它去的是成蟲還是蟲卵?
宋令東:有成蟲也有卵。上天了以后把活體的果蠅抽出來,轉移到新鮮的營養盒里面,這個果蠅就開始在軌繁殖,重新培育出來新的果蠅,相當于第一代果蠅。這一代果蠅我們繼續培養,一個在地磁環境,一個在亞磁環境,再讓它去產卵,產到第二代卵,它就是完全在軌產生的生命。
果蠅基因與人類具有高度相似性,是百年生物學研究的明星物種,在太空繁育果蠅,目的是在太空亞磁-微重力復合環境下,觀察果蠅的行為以及分析各種生化指標以及基因層面的變化,實驗結果將為人類太空長期生存的研究提供寶貴的數據參照。在歷經幾個月的在軌培育后,果蠅成功完成三代繁育。實驗結束后,宋令東要對樣本進行凍存。
宋令東:因為最后要對果蠅要做滅活處理,所以當時還挺舍不得的。把它從一個卵培養成一個生命,再讓它產生了下一代,我們聊天的時候也開玩笑地說要不要留一點,還是很舍不得的。
在中國空間站,有一片科研人員與航天員們共同呵護的太空菜園。183天的太空生活中,宋令東首次在軌種植了甘薯。
記者:你為什么選的是這個?
宋令東:因為我小時候種過紅薯。
記者:這個經驗在天上復制的時候奇妙嗎?
宋令東:奇妙。有一次我給我媽打電話說我在種紅薯好像澆水澆得有點多了,我媽告訴我,前期紅薯澆的水越多,后期果子可能長得就越好。
王浩澤:從造火箭到坐火箭
同為“90后”的王浩澤,是我國首位女性航天飛行工程師。
從旁觀者到親歷者,她眼中“航天員”三個字意味著什么?
王浩澤表示,這三個字代表的是英勇無畏,忠誠奉獻。
“在我飛之前,我已經做好了,把我的一切,甚至把我的生命付出給我事業的準備。”
“就是這樣我才能夠無所顧忌地去飛,我不怕。”王浩澤說,“我們大隊一進門幾個大字:祖國利益高于一切。我們每天都看著,最終都是在為祖國做事。祖國的利益永遠高于一切,高于我們個人。”
2020年9月,經過層層選拔,王浩澤成功入選第三批航天員。工程師出身的她此前沒有過飛行經驗,航天環境耐力與適應性訓練,對她而言是全新的挑戰。
記者:你在訓練的時候,你經過最大的難是什么?
王浩澤:最難的還是艙外服的訓練。女性的身高,臂長,都比男性短一些。穿上服裝之后可能很多地方就夠不到,女性的力氣也沒有男性那么大,那這個時候怎么辦?不能說因為我是女性我就放棄了。我雖然女性航天員,但是歸根結底,首先我是航天員,只要是別的航天員能做到的,我就必須能做到。
航天服的剛性結構和內部的氣壓阻力讓航天員的舉手投足都受到限制。這種情況下,完成看似輕巧的精細動作反而成為巨大的挑戰,比如,將軟管束的接頭插入直徑僅約1厘米的插孔。
王浩澤:女性雖然沒有那么大的力氣,沒有那么高的身高、臂長,但是可以用智慧和巧勁實現任務。我記得第一次跟宋令東組隊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插軟管束比較困難。當時我一下就插上了,宋令東驚呆了,他說你怎么插得這么快,比有一些男同志插得還好。這就是我們訓練的結果,也是自己摸索的結果,女性航天員訓練其實是有自己的特點。
神舟十九號乘組的任務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新實驗、新項目。針對新實驗,他們和科研人員溝通交流,反復推演實驗的每個環節,提高實驗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確保實驗能在太空順利開展。
記者:日常實驗你最喜歡做哪個?
王浩澤:我最喜歡做腦電。我覺得很自豪,這個很重要,我為腦電實驗貢獻了女性的數據,它的數據更完整了,我也很幸福,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返回地球后,王浩澤時常仰望天空,尋找那個曾居住183天的中國空間站的蹤跡。
王浩澤:我們還會在地面上觀測空間站,看空間站過去我們還跟他們打招呼。
記者:你在空間站,會找自己家的地方嗎?
王浩澤:必須會找。每一次看到祖國,我們三個都會相互通知。看到祖國跟看到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心情是不一樣的,特別地激動雀躍,而且特別親切,這是我的祖國,這是我的家。
王浩澤:地面上是自己的家,天上也是我們的家。自從經歷了這次飛行,我更覺得空間站這么復雜的系統,這么多的實驗,飛行有這么多人的保障。天上的空間站不僅僅是航天員的家,它是千千萬萬航天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家。
相關閱讀
-
13個站點刷新歷史極值!本輪華北強降水為何極端性顯著?-焦點熱議
https: content-static cctvnews cctv com snow-book index html?item_id=6700437564
2025-07-28 -
新華鮮報|“電”亮未來!中國新電商大會涌動發展新活力 快資訊
https: h xinhuaxmt com vh512 share 12661906?docid=12661906&newstype=1001&d=1350
2025-07-28 -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我國提前完成“十四五”紅樹林營造任務_時快訊
https: news cctv com 2025 07 27 ARTIzfAxYfcl1vR6MAb8cgdD250727 shtml
2025-07-28 -
天天學習丨防汛關鍵期,讀懂總書記的“時時放心不下”
https: news cctv com 2025 07 27 ARTIoVoTHTJBTxhT0eYqw5LU250707 shtml
2025-07-28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相關詞
- 沃爾沃XC90
- 頭條:【省三院·健康園地】冬病夏治正當時
- “高鐵+旅游”深度融合:特色專列助力暑期鄉村游市場升溫
- 每日頭條!這才叫國潮·一方文創|1400℃淬煉的東方浪漫
- 焦點熱訊:華北局地強降雨 搶險救援加緊進行
- 我國上半年節約物流總費用超1300億元|訊息
- 聯播+|萬物共生 中國主張
- 巫山云雨夏季旅游運動消費季激情開幕 打造三峽云端避暑盛宴 微動態
- 云南普洱山體滑坡事故致5人遇難
- “高鐵+旅游”深度融合:特色專列助力暑期鄉村游市場升溫 熱門看點
- 新華全媒+|記者探訪:河北易縣洪澇搶修一線
- 即時:全國首個西南聯大主題歷史文化街區·主理人共創席位持續啟幕
- (活力中國調研行)從高原到平原 中國綠電跑出“加速度”_最新消息
- 兩人身亡,從上車到出事僅40秒!教訓慘痛_精彩看點
- 消息!未來2小時重慶萬州等地將有強降水 局地伴有雷電、陣性大風
- 當前資訊!單日電影票房破3億!《南京照相館》位居單日票房榜首
- 停車30分7秒按45分鐘收費!“向上取整”咋就成了行業慣例?
-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
- 不同交通方式前往昆明站,南、北進站口該怎么選?|每日訊息
- 8月1日起 重慶中心城區?自貢開行便民快巴|今亮點
- go go go 出發咯!3天行程陸良火車之旅來了
- 繪說現代化丨向海圖強!海洋強國建設風帆正勁
- 火星伴月,就在明晚!|今日快訊
- 時隔60余年終相聚 兩地警方助力團圓夢
- 速看: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丨走進彩虹布拉克 沉浸式體驗阿勒泰風土人情
- 烈日下的“守電人”
- 焦點速遞!輝煌60年·我們的家園|高原上的"新農人"
- 局地伴有雷電、陣性大風!重慶發布強降水警報 每日快訊
- 動態焦點:最高1580,岳云鵬在演唱會回應票價
- 焦點速讀:未來三天重慶持續晴熱高溫 局地最高氣溫達43℃
- 洪水退去≠安全!謹防污染、塌房、霉菌、扎傷風險
- 釋永信潛逃被攔截?警方回應-焦點日報
- 關于G5615云南昌保高速公路昌寧隧道施工公告
- 當前看點!升學季丨書聲瑯瑯 這所學校重視英語
- 暑期經濟“熱”力全開:夜游、文化與生態共繪消費新圖景_精選
- 中考丨2025年昆明市主城區普通高中錄取公告(第三批次招生錄取學校)第1輪征集志愿錄取結果
- 中國機器人產業穩居全球第一梯隊 “全球首發”“中國首秀”重磅新品集中亮相-今亮點
- 李家沱復線橋南引道工程馬王坪立交實現交通轉換 融匯二橋新橋正式通車-信息
- 每日視訊:去哪兒旅行:避暑游新玩法 “室內經濟”與“夜經濟”雙輪驅動
- 每日播報!呈貢水域“安全密碼”解鎖!這份防溺水指南請家長和孩子一起看
- 熱門看點:【新思想引領新征程】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邁向縱深 釋放發展新活力
- 今熱點: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攜帶情人、子女等34人潛逃被攔截?警方最新回應…
- 上半年穩外資顯效:大項目密集落地,引資質量結構雙提升
- 6組關鍵詞看我國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成就 觀熱點
- 農業防高溫干旱三級應急響應啟動 力保秋糧豐收 每日快訊
- 我的青春我“職”道|永不消失的賽博“老照相館”:有人用鏡頭守護記憶,有人用技術延續時光
- 農業防高溫干旱三級應急響應啟動 力保秋糧豐收-焦點日報
-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從顏值到產值,青海鄉村如何玩轉“花海經濟”?|天天資訊
- 上半年穩外資顯效:大項目密集落地,引資質量結構雙提升-熱點評
- 2025年暑期檔電影總票房破50億_每日熱文
- 突發!上海樂高樂園發生事故
- 報道:體感舒適度+視覺松弛感兼具 麻類服飾引領服裝消費新風潮
- 歐洲大師課×頂級音樂會!2025妙途云南旅居音樂季即將啟幕
- 上半年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獲批數量同比大幅增長 今日熱搜
- 每日消息!36人登山團,30人迷失信陽深山中……
- 好在保山 | 南瓜宴
- 普法強基丨45萬贓款被截獲!電詐“車手”栽在嵩明警方手中|要聞速遞
- 看點: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熱帶醫學科主任李慧靈 用有溫度的治療守好軍民健康防線(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風采)
- 隨樂而動展芳華 重慶市第20屆中小學生舞蹈才藝決賽精彩紛呈
- 新資訊:重慶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這39個地區日最高氣溫將超37℃
- 每日熱文:出診信息 | 我院名醫出診信息一覽表(7月28日-8月3日)
- 焦點熱門:農業農村部等十部門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
- 出診信息 | 我院專家出診信息一覽表(7月28日-8月3日)
- 每日短訊: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丨俄羅斯姑娘在新疆小巷里探尋民族團結密碼
- 今日快看!日均到發旅客超4.3萬人次 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迎來開通運營“滿月”
- 聚焦:Labubu掉漆,誰給它“續命”?玩偶修復師:守護的是情感
- 昨日今晨重慶中小河流水勢基本平穩 無明顯漲水過程
- 【牢記囑托·看見美好中國】立志把我們的民族品牌搞上去|當前信息
- 【重要通知】7月28日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第七批幫扶醫療隊在這些專科坐診
- 今日熱議:聽了這么多,AI智能體到底是什么?
- 每日聚焦:7月26日福彩中獎號碼 快樂8開出2注500萬大獎
- 湖畔西山 清涼一夏|“啡”常時光 漫游融創滇池后海,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焦點日報
- 最新消息:聯播+|中歐“大個子” 攜手下一個50年
- 從一組海報看流動中國彰顯經濟發展活力
- 當這些照片“活”起來,央視新聞觀影團哭了……
-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中國速度依靠的是交通網絡 消息
- 演唱會接近尾聲,王源流淚哽咽唱《驕傲》,多次真誠鞠躬答謝每一位粉絲
- 快看:“投資于人”,怎樣惠及全社會?
- 重慶首位羽毛球世界冠軍張亞雯,持“竹夢”火炬從興隆湖畔出發,傳遞拼搏的力量與傳承的使命! 要聞
- 重慶再確定13家產業創新綜合體
- 渝企首創AI“超級員工團隊”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焦點速看
- “安全舒適便利的家,是最溫柔最有效的療愈師”——“家的同心圓”公益改造項目走進困境家庭
- 每日快訊!vlog|墨香縈繞的書博會 快來解鎖它的“隱藏打開方式”
- 每日關注!萬州紅薯開掛了 一年收兩季 價格翻一番
- 以軍空襲加沙多地 巴武裝人員伏擊以軍
- 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發生3.2級地震 震源深度12公里 每日快播
- 銅梁:多元關愛助成長 為困難兒童打造學習生活空間
- “空天地一體”織密防火網 永川數字屏障守護46.8萬畝森林
- 快看:7月26日大樂透第25084期開出3注1000萬頭獎
- 勵志!云南女孩割草回家路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
- 走,這個周末坐公交去易門吃菌啰~
- 54歲賣菜大媽跳霹靂舞出圈:46歲開始自學,追逐17歲時的夢想,獲封“菜場舞王” 最新資訊
- 云南省一院與保山市人民醫院共建生殖醫學專科聯盟|每日聚焦
- 每日熱門:雨天二環驚現“翹腳騎士”?肆無忌憚、晃晃悠悠……市民怒斥“心太大”!
- “110嗎?我嫖娼了,要自首。”
- 《焦點訪談》關注|成渝高鐵的開通為雙城經濟圈注入了強勁動力
- 玻璃許愿瓶在夜空高高掛起,小胖手擰開瓶蓋,星星匯成星河。空氣都彌漫著浪漫的味道!
- 【好評中國】數智為翼,讓中國新電商翱翔天宇
- 割牛草回家路上,云南女孩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 今日報
- 實時焦點:“村超”綠茵重生記!數字解碼“貴州超力量”,讓世界看懂“中國式團結”
- 文化中國行|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周年——跟著護照游中軸
- 剛剛,“旺仔小喬”道歉_速看
- 抗戰英雄浩氣長存|今日快訊
- 特大暴雨!這里24小時降雨下了近1年的量
- 每日觀察!德國漢堡港營銷協會首席執行官:中國穩居漢堡港最大貿易伙伴地位
- 2025年7月電影票房破30億
- 當前熱點609分考生被誤錄,確認復讀
- 輝煌60年·我們的家園|昔日荒灘變身美景 拉薩的詩意寫在綠水青山間-獨家焦點
- 有一種“詩和遠方”在延吉——寫在第五屆全國新電商大會召開之際
- 向新而行丨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_實時焦點
- 未來三天重慶持續晴熱高溫 最高將達43℃-今日看點
- 酒店房間突下“大暴雨”被淹,客人卻賠了酒店2000塊?
- 最新快訊!昆明西客站,有新進展→
- 北大將全面取消績點,學生:不再“被捆綁在成績的戰車上”
- 割草回家路上,云南女孩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
- 注意!昆明地鐵1、2號線最新調整→ 焦點要聞
- 超16億!昆明西客站有新進展→|焦點觀察
- 中國跳水夢之隊奪得世錦賽首金
- 明故宮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7月啟動,三大殿位置有望揭曉|每日消息
- 視頻|一城山水色,書香賦新韻 每日信息
- 新微集團布局兩江新區 將聚焦前沿領域打造完整產業集群 今日快訊
- 視聽日歷|你好昆明:聯大精神 薪火相傳
- “最幸運卡車司機”重回榕江為“村超”加油,稱“貴州是我的第二故鄉”
- 每日觀察!中考丨2025年昆明市主城區普通高中錄取公告(第三批次招生錄取學校)
- 云南省博物館辟謠!
- AI眼中的中國|義烏出發,快樂抵達 頭條焦點
- 世界運動會火種成功采集 首次火炬傳遞今日舉行-今日訊
- 凡人微光|“撐”起一片天
- 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丨從“爆紅”到“長紅” 地理與人文之美共同閃耀彩虹布拉克-每日短訊
- 甘肅慶陽暴雨致人員失聯 當地正在搜救
- 焦點關注:綠色寶典 | 保護生命之源
- 每日信息:朝“問”健康丨抓住急救黃金30分鐘!關于熱射病 這些細節要注意
- 腳踩泥濘,卻依然仰望星空!59歲工地大叔劉詩利現身重慶,自述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看點
- 她因病醫治無效在蘇州逝世 享年91歲-最資訊
- 【獨家】尋找旅居云南的100個人——昆明篇 | 山西姑娘于婷與春城的愛情故事
- 拒絕"婚喪排面內卷",來看看現代年輕人移風易俗新風尚的硬核操作 微動態
- 50歲賣海鮮大叔展示“一指禪”吊單杠:健身6年,會一直堅持-微速訊
- 資訊:文化中國行丨這座博物館像一部西南“百科全書” 里面有些啥寶藏?
- 今日快看!未成年人的精神坐標,需要我們共同點亮!
- 每日快報!交通基建“加速跑”:上半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6474億元 重大工程進展順利
- 安徽42歲退伍兵辛文武跳入河中成功救起一女子,獲救者丈夫:妻子河邊撈魚不慎落水|觀熱點
- “三法聯動”巧解民生“千千結”
- 國羽混雙會師中國賽決賽!
- AI科普 | 遭遇山洪,如何避險?|每日時訊
- “一票難求”!暑期年輕人扎堆,小劇場為何火了? 視訊
- 戰高溫不服“暑” | 烈日下他們為電力設備安裝絕緣護套 讓“跳閘隱患”變“雙向守護”
- 動海報 |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馬然希:周六書博會再推50萬夜場優惠券
- 每日熱點:剛剛,云南省博物館辟謠!
- 交通基建“加速跑”:上半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6474億元 重大工程進展順利
- @畢業生,這些就業幫扶計劃助你更快找到心儀工作
- 每日快看:“萬眾一心”的熱血戰歌如何響徹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