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遺作11篇 《史鐵生全集》紀念典藏版上市
記者6日從北京出版集團獲悉,著名作家史鐵生逝世十五周年之際,由北京出版集團北京出版社獨家出版的《史鐵生全集》紀念典藏版已于日前正式上市。
這部全集被業界譽為“文字最完整準確、裝幀最精美經典”,本次再版新增了1篇短篇小說、1篇訪談及9封珍貴書信,以12卷、350萬字的體量,為讀者呈現了這位“用殘疾身體書寫健全思想”的作家巨匠最真實的創作全貌。
《史鐵生全集》紀念典藏版上市
《史鐵生全集》紀念典藏版按創作主題分成十二卷,涵蓋了小說、散文、劇本、書信等各類體裁。《史鐵生全集》紀念典藏版負責人隋麗君介紹,此次再版以2017年初版全集為基礎,通過重新梳理史鐵生電腦中的原始文件及手稿,首次補錄了此前從未面世的《古城月色》《輪椅上安靜的夢想家》等,以及作家與文學評論家吳亮等人的通信。
據悉,《史鐵生全集》初版編纂歷時七年,此次紀念典藏版又經五年嚴謹校勘而成。全集每卷后均附史鐵生夫人陳希米親撰《編后記》,讀者可對全集特色與編纂情況一目了然。
全集裝幀延續初版的典雅風格,同時又有創新:封面采用藍灰純棉素珊布料搭配西式花紋,書名燙亞光金并起凸壓凹,書箱四色彩印,以“地壇長椅”為核心意象,暗合了作家史鐵生“生命之樹常綠”的文學內核。每套全集還設計了帶有限量版編號的精美藏書票,與史鐵生文字的氣韻、內涵渾然一體。(完)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相關詞
- 沃爾沃XC90
- 廣西容縣舉辦“僑聚端午情·尋覓故鄉味”文化活動
- 北京市民陶然亭公園過端午
- “洋學生”做客浙江義烏鄉村小學 學剪紙悟文化
- 黑龍江哈爾濱:小朋友走進活體昆蟲展度“六一”
- 龍舟競渡 粽葉飄香 各地共度端午
- 南京玄武湖公園再現并蒂睡蓮
- 河北石家莊:動物萌寶的快樂“六一”
- 中外10國少年兒童書畫作品亮相內蒙古美術館
- 2025峰峰·“千年瓷都 滏源文化”長跑賽開跑
- 從吃飯睡覺到課堂游戲 幼兒園教室秒變“溫馨小家”
- 轉發動圖表情包侵權嗎?答案來了
- 莫言談人與自然、科技:別讓工具變成人的主人
- 6月1日中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180萬人次
- 孫中山長孫女孫穗瑛,在美去世,享年103歲
- 2025端午檔電影票房破3億
- 千年杯盞 “來通”東西
- 成都世運會團隊飛盤項目分組出爐:中美德日同組
- 寧夏夏播進度超八成-中新網
- 沈白高鐵全面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 科技成果如何協同轉化?政企學共議創新聯合體
- 浙江山區縣觀察:高質量發展何以“個性化”?
- 西安:童趣偶遇唐風 寓教于樂植文化根脈
- 被遺棄少年何以為家?檢察機關以法之名護“未”成長
- 2025年“粵黔青芯”東西部協作青少年科普研學交流示范性活動啟航
- 浙江何以護航“新伢兒”成長之路?
- “西南專列·樂游神州”首趟旅游專列抵達寧夏固原 800余名游客開啟清涼之旅
- 博物館里的兒童節
- 寧夏好物亮相香港同鄉社團“家鄉市集嘉年華”
- 讓千年詩詞“活”起來 川大學子用數字化激活蜀錦文化基因
- 困難人士可免費住 成都一青年旅舍為異鄉人支起 “過渡港灣”
- 端午假期第二天 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1億人次
- 四川成都:小朋友杜甫草堂博物館里過“六一”
- 端午遇上六一,彰顯經濟別樣活力
- 2025阿斯塔納半程馬拉松開跑
- “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6月啟幕 三個月上演24部作品
- “中國楊梅之鄉”粵北始興多舉措賦能楊梅經濟
- 平陸運河企石樞紐上下閘首全部封頂
- 敦煌壁畫和遺書中的兒童:游戲花樣多 讀書為風尚
- 外國人劃龍舟劃到“上頭”:鼓聲是我們共同的語言
- 面向鄉村少兒心理健康 這個公益項目已服務中小學生超3萬人次
- 古老坊巷里的小小講解員:童真童言傳遞鄉愁與鄉情
- 中國中小企業應收賬款迎來“國家級保障”
- 詩詠長江文脈 端午詩會在湖北秭歸啟幕
- 鼓聲里的嶺南端午:槌起百舸競 浪涌萬槳飛
- 官渡古戰地“長出”文旅新地標
- 中外兒童在北京共度“端午”“六一”雙節
- 臺商贈粽十年 盼大涼山孩子成為“愛與希望的傳遞者”
- 北方森林動物園百余只動物萌寶“六一”亮相
- 走進北京市兒童福利院:每個童年都值得守護
- 每天喝一杯牛奶,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強健骨骼?能降低癌癥風險?
- 這些年輕人去小鎮當“戲漂”
- 5月中國百城新房均價上漲 二手房價下跌
- 加盟德甲后,樊振東還會參加今年的乒超聯賽嗎?
- 江西鄱陽湖流域村民競渡賽龍舟 揮槳慶端午
- 海峽兩岸31支龍舟隊在廣東汕尾開展端午海上龍舟匯演
- 浙江杭州:中醫藥文化浸潤端午游園會
- 香港仔龍舟競渡慶端午
- 新疆匠人父子“守技創新” 見證時代變遷
- 第十五屆“羊城小市長”系列活動總決賽舉辦
- 成都新津百舟競渡迎端午
- 環塔拉力賽第八賽段:堪稱沙漠地形完賽的“攔路虎”
- 廣西侗鄉端午荷韻濃
- 探訪甘肅高臺戈壁灘上的“大風車”
- 助力非遺保護與旅游經濟深度融合 2025龍江非遺市集開幕
- 2025“海口杯”端午龍舟國際邀請賽啟幕 近40支中外隊伍參與競逐
- 臺山“灰水粽”:僑鄉端午節的傳統味道
- 《楚辭》特種郵票發行
- 湖北武漢:端午出行粽香濃旅途暖
- 成都武侯祠舉辦“百戲端午·民俗巡游”活動
- 廣州逾百條龍舟齊聚獵德涌“探親”慶端午
- 《寶貝亮相吧》“六一”特輯在童心中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
- 甘肅高臺龍舟競渡“劃”亮荒漠綠洲
- 用現代雕塑語言重構傳統山水意象 張新宇作品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 三千余名劍客陜西聚首 “賽事+”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 文化觀察:外國人為什么對劃龍舟越來越“上頭”?
- Hello Kitty Cosmos光影特展亮相北京時代美術館
- 中國兒藝帶來“超長”兒童節 19部劇目62場演出精彩上演
- 福建華安舉辦端午龍舟文化歡樂季活動
- 濃情端午“巧遇”六一 廈門傳統童趣交融煥新活力
- 祁連山下賽龍舟
- “回望——吳德文捐贈繪畫作品展”太原開展
- 華僑華人的端午節:粽葉裹鄉愁 龍舟載歸心
- 深圳機場三跑道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助航燈光亮燈
- 充電寶冒煙致航班返航 確保安全務必注意這幾點→
- 端午假期首日 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高峰-中新網
- 福州:無龍舟 不端午
- 《人生若如初見》迎收官 呈演年代傳奇敘事新姿
- 數字技術與青年力量如何重塑博物館?
- 品味傳統粽香,守護健康“食”光
- 贛江觀瀾:贛商遍天下,何以立千年?
- 湖北秭歸“端午比年大” 屈原故里千年習俗引客來
- 廣西僑界青年舉辦主題活動 共慶端午佳節
- 長三角鐵路端午小長假首日預計發送旅客386萬人
- 端午節“養陽驅邪”正當時 專家:“濕熱寒”交織需留意
- 云南彌勒:五彩云池濕地公園綠樹環繞
- “毒五月”記住這4個字,讓你身體安康、一年少生病
- 端午假期首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780萬人次
- 龍舟競渡越重洋 看老外如何劃出“中國節奏”!
- 普通粽子巴掌大,“橫縣大粽”卻像個巨無霸!
- 創意粽子繽紛上新 端午粽生活添彩時尚感
- 5月中國非制造業經營活動保持擴張
- 吸煙一點都不酷 @青少年 對第一支煙說不!
- “痣”長錯地方可能危及生命 尤其要注意身體這些部位→
- 閩南非遺民俗迎端午 泉州雨中“嗦啰嗹”
- 湖南吸引大學生“背著背包來創業”
- 2025年端午檔電影新片總票房突破1億
- 四川成都:市民賞民俗迎端午
- 大型樂舞詩劇《惟舞伊州》在北京上演
- 廣西僑鄉玉林:龍舟競渡迎端午
- 端午競渡,龍舟越千年
- 湖北秭歸:“水火同舞”慶端午
- 臺北街亮相昆明 吸引民眾品嘗臺灣美食
- 廣西侗鄉學子多彩活動慶“六一”
- 雄安兒童過“六一”
- 武警桂林支隊開展端午節主題活動
- 廣西龍勝:端午粽情深 共話鄰里情
- 西南地區首次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帶電作業在川完成
- 述評:杭州怎么做到“曲終人不散”?
- 選礦數字化轉型:能效提升與工藝優化新路徑
- 廣東佛山高標倉項目多棟倉庫二層板面完成混凝土澆筑
- 埃及旅游局來滬“攬客” 冀在中國市場找到更多機會
- 青海柴達木頁巖油整體產量呈上升趨勢
- 海南海口—廣西防城港客滾航線開通
- 甘肅聚焦“銀發餐桌”托起老年幸福滋味
- 第六屆四川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發布
- 中國·海峽第六屆“龍江杯”(漳州)工業設計創新大賽啟動
- 浙江“山區縣”再減三地 縮小“三大差距”步伐加速
- 廣西舉行全國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代表記者見面會
- 新疆27個重點公路項目集中招商 總投資1454億元
- 逾200件墨西哥瑪雅文物在豫展出 九成系中國首展
- 推動中外企業互利共贏 “外企看四川”活動在蓉落幕
- 寧波舟山港首次躋身世界一流港口領先方陣
- 數字技術為云南咖啡種植裝上“智慧大腦”
- 端午假期臨近 廣西南寧東南亞水果熱銷
- 2025年大學生“AI+信息素養”大賽在成都啟動
- 廣州龍舟“趁景探親”迎端午
- 從美食出行到清潔能源,中企在巴西拓市場、探機遇
- 安徽4300余萬畝小麥已收獲過半
- 青海境內黃河、長江、瀾滄江干流水質持續達優
- 浙江省第1億張二代居民身份證背后:數字提速與民生應答
- 航拍“十大最美農村路”滄州大運河堤頂路
- 四川夾江:賽龍舟搶鴨子迎端午
- 探訪浙江省公安廳居民身份證制作中心
- 浙江文化觀察:“文物+科技”能有多少打法?
- 保護地下水資源,內蒙古要求礦井擰緊“水龍頭”
- 6月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生活!
- 西藏迎來“薩嘎達瓦”傳統宗教活動
- 敦煌藝術大展邀專家學者觀展 感受敦煌魅力共慶端午佳節
- 武鐵端午假期預計發送旅客約380萬人次
- 小麥適收期只有3到5天 幾成熟收最好?怎樣判斷蠟熟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