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徑四主纜懸索橋——燕磯長江大橋26日完成主纜架設,為后續(xù)鋼桁梁吊裝、主橋合龍等奠定堅實基礎。
燕磯長江大橋也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纜雙層鋼桁梁懸索橋,項目全長約26千米,主跨1860米,上層為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為城市快速路,設計時速80公里,由湖北交投投資建設、中交二航局承建。
燕磯長江大橋26日完成主纜架設。(無人機照片) 陸落義 攝
主纜是懸索橋最關鍵的受力部件,是大橋懸空的“生命線”。燕磯長江大橋采用“一跨過江”方式,具有跨徑大、載荷大、垂跨比小的特點。
為解決結構難題,該大橋采用世界首創(chuàng)不同垂度四主纜雙層懸索橋結構體系,其同側主纜高度、長度、垂度均不同,以此分散荷載,提高橋梁的穩(wěn)定性,并且優(yōu)化了索鞍及主纜規(guī)模,使主纜受力更加合理。
燕磯長江大橋全橋四條主纜所有鋼絲長約33萬里,重約6.5萬噸,是世界上最長、最重的主纜。大橋的四根主纜總拉力達28萬噸,是世界主纜拉力最大的懸索橋。
中交二航局項目建設團隊為大橋主纜“量身定制”一套主纜架設智慧控制系統(tǒng),可實現“實時監(jiān)測—高效管控—自動響應”,并為自動運營、輔助決策、智慧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其自主研發(fā)的鋼絲繩探傷監(jiān)測系統(tǒng),可實時監(jiān)測鋼絲繩的損傷情況,延長主纜的使用壽命。其自主研發(fā)的基于機器視覺索股線形智能測控系統(tǒng)和監(jiān)控信息室,能夠實時監(jiān)控現場施工情況,實現主纜索股牽引自動定位、統(tǒng)計,提高索股的測量精度,縮短主纜線形的調整時間。
圖為燕磯長江大橋。(無人機照片) 陸落義 攝
“主纜架設過程中,我們采用了‘白天牽引、夜間調索’的施工模式,每天可牽引5股鋼索,歷時100天完成全部主纜的架設。”中交二航局燕磯長江大橋項目總工程師羅航說。
作為串接湖北鄂州和黃岡沿江發(fā)展軸,對接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花湖機場的重大交通項目,燕磯長江大橋建成后,將助力區(qū)域打造“公、鐵、水、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支撐臨空經濟區(qū)快速發(fā)展。(完)